
建立功勳。《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故有人先談,則以枯木朽株樹功而不忘。”《三國志·蜀志·郤正傳》:“此誠聖賢拯救之秋,烈士樹功之會也。” 清 唐甄 《潛書·辨儒》:“自 宋 以來,聖言大興,乃從事端於昔,樹功則無聞焉。”
“樹功”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樹功”的核心含義為建立功勳,強調通過努力積累成就。其中:
曆史語境
多用于描述為國家或集體建立功績,例如《史記》中記載“以枯木朽株樹功而不忘”,指即便條件有限仍堅持建功。
現代擴展
可泛指在某一領域通過長期努力取得顯著成就,如“科學家潛心研究樹功于航天事業”。
該詞在《三國志》《潛書》等古籍中均有使用,例如“烈士樹功之會”強調建功時機的關鍵性。
總結來看,“樹功”既包含實際功勳的建立,也蘊含通過持續努力積累成就的深層意義。
“樹功”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部分組成:樹(木字旁)和功(工字旁)。樹字是一個常用的漢字部首,表示與樹木相關;功字則表示勞動、工作的意思。
樹(shù)在《說文解字》中的古文寫法為“喬”,形狀像一棵高大挺拔的樹木,象征着生命力和力量。在繁體字中,樹字的寫法仍然保留着類似的意義。
功(gōng)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功”,其古文寫法是“工”,象征着努力、付出、創造的意義。表示通過努力、工作取得的成果。
“樹功”的意思是指通過付出努力和工作,培養自己,增強自己的能力和品質,取得成就和成功。
例句:
1. 他在工作上很努力,不斷精進,真是個樹功的好榜樣。
2. 認真學習,努力工作,隻有這樣才能樹功立業。
組詞:培樹、造樹、樹木、樹苗。
近義詞:立功、立業、成就。
反義詞:廢功、功敗垂成。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