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鄙詞的意思、鄙詞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鄙詞的解釋

鄙俚之詞。 唐 盧綸 《送餞從叔辭豐州幕歸嵩陽舊居》詩:“鄙詞何所拟,請自邊城始。”《白雨齋詞話》卷六引 清 金應珪 《<詞選>後序》:“此猶 巴 人振喉以和《陽春》,黽蜮怒嗌以調疏越,是謂鄙詞。” 劉師培 《文章源始》:“ 春秋 之時,言詞惡質,故 曾子 斥為鄙詞, 荀子 譏為俚語。一語一詞,必加修飾。”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鄙詞"是漢語中較為古雅的複合詞,由"鄙"和"詞"兩個語素構成。《現代漢語詞典》将其解釋為"粗俗淺薄的言辭",具體包含三層含義:

一、語義構成 "鄙"在《說文解字》中本義為"邊邑",引申指粗俗、淺陋,《漢語大詞典》收錄其"庸俗;鄙陋"義項;"詞"指文辭、言語,二者組合後特指不符合雅正規範的表達。這種構詞方式符合漢語偏正結構的造詞規律。

二、語用特征 該詞多用于書面語境,常見于古代文獻對俚俗表達的批評,如《文心雕龍》"鄙詞累句"的表述。在現代漢語中,其使用場景包括:

  1. 學術批評:指學術論述中缺乏嚴謹性的表述
  2. 文學鑒賞:評價作品語言格調時使用
  3. 社交規約:提醒避免使用粗俗用語

三、權威辨析 根據商務印書館《古代漢語詞典》考證,該詞在南北朝時期已見文獻記載,明清小說評點中頻繁出現,常與"雅馴""典雅"形成語用對比。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方言大詞典》顯示,該詞在吳語、粵語等方言區仍保留使用。

四、近義關聯 與"穢語""俚語"構成近義關系,但存在細微差異:

此解釋綜合參考《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現代漢語規範詞典》(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等權威辭書的釋義框架。

網絡擴展解釋

“鄙詞”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有細微差别,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1. 粗俗/低劣的言辭
    “鄙”指粗俗、卑劣,“詞”即言辭。因此“鄙詞”通常指粗鄙、低俗的詞語或表達方式。例如,電視節目中的粗鄙詞語會用“哔哔聲”消除()。
  2. 自謙用語
    在文言文中,“鄙”可用于謙稱自己或與自己相關的事物(如“鄙人”“鄙見”)。此時“鄙詞”可能表示自謙的言辭,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二、詳細解析

  1. 詞源與演變

    • 古代“鄙”本義為周代五百家組成的行政單位,後衍生出“邊遠之地”“粗俗”“輕視”等含義()。
    • “鄙詞”最早見于唐代文獻,如盧綸《送餞從叔辭豐州幕歸嵩陽舊居》中“鄙詞何所拟,請自邊城始”,此處或指自謙的言辭()。
    • 清代劉師培在《文章源始》中批評春秋時期的語言“惡質”,稱其為“鄙詞”,即粗陋的表達()。
  2. 使用場景

    • 貶義語境:如“卑鄙之詞”“低俗用語”,常見于批評粗鄙言論的場景()。
    • 自謙語境:需結合上下文,如“鄙詞拙見”可表示謙遜态度()。

三、注意事項

如需進一步了解“鄙”的更多含義(如邊遠地區、行政單位等),可參考古籍或權威字典。

别人正在浏覽...

八枋必留不剌比值程咬金春賦大亨代杖耽禅當熊大問大喜得喪嚲鞚耳界發癫風塵之聲封門蓋章甘膳歸慕鬼頭風溷聽胡人将李代桃矯翮結驷連騎嗟噓金目進修生絶長補短刻足適屦誇白累及無辜了絕連颠臨年論年勉勞默台攮業奇誕邛籠窮魚氣宇軒昂旗子蛆蟲師入簾少頭缺尾生辰八字社人畬菑實對市容守邦逃逋讨除兔缺烏沉慰誘忤作霞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