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鄙詞的意思、鄙詞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鄙詞的解釋

鄙俚之詞。 唐 盧綸 《送餞從叔辭豐州幕歸嵩陽舊居》詩:“鄙詞何所拟,請自邊城始。”《白雨齋詞話》卷六引 清 金應珪 《<詞選>後序》:“此猶 巴 人振喉以和《陽春》,黽蜮怒嗌以調疏越,是謂鄙詞。” 劉師培 《文章源始》:“ 春秋 之時,言詞惡質,故 曾子 斥為鄙詞, 荀子 譏為俚語。一語一詞,必加修飾。”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鄙詞”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有細微差别,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1. 粗俗/低劣的言辭
    “鄙”指粗俗、卑劣,“詞”即言辭。因此“鄙詞”通常指粗鄙、低俗的詞語或表達方式。例如,電視節目中的粗鄙詞語會用“哔哔聲”消除()。
  2. 自謙用語
    在文言文中,“鄙”可用于謙稱自己或與自己相關的事物(如“鄙人”“鄙見”)。此時“鄙詞”可能表示自謙的言辭,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二、詳細解析

  1. 詞源與演變

    • 古代“鄙”本義為周代五百家組成的行政單位,後衍生出“邊遠之地”“粗俗”“輕視”等含義()。
    • “鄙詞”最早見于唐代文獻,如盧綸《送餞從叔辭豐州幕歸嵩陽舊居》中“鄙詞何所拟,請自邊城始”,此處或指自謙的言辭()。
    • 清代劉師培在《文章源始》中批評春秋時期的語言“惡質”,稱其為“鄙詞”,即粗陋的表達()。
  2. 使用場景

    • 貶義語境:如“卑鄙之詞”“低俗用語”,常見于批評粗鄙言論的場景()。
    • 自謙語境:需結合上下文,如“鄙詞拙見”可表示謙遜态度()。

三、注意事項

如需進一步了解“鄙”的更多含義(如邊遠地區、行政單位等),可參考古籍或權威字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鄙詞》是一個常用的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是“厭惡、看不起”等。下面是有關《鄙詞》的一些相關信息: 拆分部首和筆畫: - 鄙的部首是鳥,表示有關鳥的事物; - 詞的部首是讠,表示與語言有關的事物; - 鄙共有14畫,詞共有7畫。 來源: 《鄙詞》最初出現于《說文解字》一書中,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文字工具。它主要用來表達對他人不滿或看不起的情感。在現代漢語中,它常用于形容一個人或事物的低下和不受尊重。 繁體: 《鄙詞》的繁體字為「鄙詞」。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書寫中,《鄙詞》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以篆書為例,在篆字中,《鄙詞》的形狀可能更加簡單和古樸。 例句: 1. 他說的那些鄙詞真令我生氣。 2. 我對他的鄙詞不予理睬。 組詞: - 鄙視 - 鄙棄 - 鄙陋 近義詞: - 藐視 - 輕視 - 鄙夷 反義詞: - 尊重 - 高度評價 - 欽佩 希望這些信息能夠幫到你。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繼續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