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戎心的意思、戎心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戎心的解釋

謂敵國入侵的野心。《國語·晉語一》:“疆埸無主,則啟戎心。” 宋 周密 《癸辛雜識别集·襄陽始末》:“事有適值,必生戎心,詎容以疆場小小交兵視之哉!”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十:“今藎臣騎箕,戎心日肆。”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戎心”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敵國入侵的野心,常見于曆史文獻和古典文學中。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釋義
    該詞由“戎”(指戰争、軍事)和“心”(指意圖、意志)組成,字面可理解為“戰争的意圖”,實際多指外敵或他國侵略的野心。例如《國語·晉語一》中提到“疆埸無主,則啟戎心”,意為邊境若無人鎮守,會引發他國侵略的意圖。

  2. 使用語境
    常見于描述國家間關系的警示性表述,強調需防範外部威脅。如宋代周密《癸辛雜識别集·襄陽始末》用“必生戎心”警示對邊境沖突不可輕視。

  3. 常見誤解
    部分資料(如)将其解釋為“軍人的忠誠心志”,這與主流釋義相悖,可能是對“戎”字其他含義的誤用。需結合權威來源和古籍用例理解。

  4. 近義詞與關聯詞

    • 近義:觊觎之心、侵略意圖
    • 反義:睦鄰之志、安分守己
      相關成語:“戎馬倥偬”“投筆從戎”中的“戎”均指軍事,但含義不同。

理解“戎心”需以古籍用例和高權威來源(如《國語》)為依據,避免混淆其他引申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戎心

戎心(róng xīn)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拆分部首為左邊的“戈”和右邊的“心”,總共有12畫。戈是指戰鬥中使用的兵器,心代表内心、情感等。

戎心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戰國策·楚策五·芈迷》中有“戎者,天下之患,暴者之所出。或曰:‘戎之所以然者何?’答曰:‘戎心不正也。’”這句話意味着戎(指戰争)之所以存在,是因為心不正。

在繁體字中,戎心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

古代漢字中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例如《康熙字典》中的記載,戎在古時是由“戊”和“戈”組合而成,表示戰争、兵器的意思。心在古時是由“⺖”和“忄”組合而成,表示心、情感的意思。因此,戎心的古字寫法為“戊戈⺖忄”。

以下是一些用戎心這個詞組成的例句:

  1. 他的戎心昭然若揭,不容置疑。
  2. 戎心不可輕視,它會帶來無盡的戰争和破壞。
  3. 這個人内心戎心沸騰,渴望通過戰争來實現自己的目标。

與戎心相近的詞有戰鬥心态、好戰心理、戰争意願等。反義詞可以是和平心态、和諧願望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