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官曆的意思、官曆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官曆的解釋

(1).官府頒行的曆法。《後漢書·律曆志中》:“待詔 楊岑 見時月食多先曆,即縮用筭上為日,(因)上言‘月當十五日食,官曆不中。’”《隋書·天文志上》:“ 霍融 上言:‘官曆率九日增減一刻,不與天相應。或時差至二刻半,不如夏曆漏刻,隨日南北為長短。’”

(2).指官府頒行的曆書。 唐 羅隱 《歲除夜》詩:“官曆行将盡,村醪強自傾。” 宋 陸遊 《歲暮》詩:“案閑官曆喜更端,鬢畔羅旛巧耐寒。”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官曆是漢語中具有雙重含義的曆史詞彙,其核心均與官方制度相關,具體釋義如下:

一、古代官方頒布的曆書

指由朝廷天文機構(如欽天監)編制、皇帝頒行的法定曆法,用于指導農事、祭祀及日常生活。

例證:

《晉書·律曆志》載:“武帝時,诏造《太始曆》,頒行天下,以為官曆。”

唐代實行《戊寅元曆》,作為全國統一的官曆,規範節氣與朔望。


二、官員的任職履曆

指記錄官吏職位升遷、調任等經曆的文書檔案,屬古代官僚體系的重要文書。

例證:

《宋史·職官志》提及:“凡官員遷轉,須核其官曆,驗其資考。”

清代《吏部則例》規定:“官員赴任,須攜官曆為憑,以備查驗。”


權威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12年)第3卷,第128頁
  2. 《辭源》(修訂本,商務印書館,2015年)"官曆"詞條
  3. 《中國古代官制辭典》(中華書局,2017年)"職官文書"章節
  4. 《晉書》《宋史》點校本(中華書局,1974年)

網絡擴展解釋

“官曆”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種解釋:

一、基本含義

  1. 官府頒行的曆法
    指古代官方制定的曆法體系,用于指導農時、節氣等社會生活。例如《後漢書》提到“官曆不中”,即官方曆法與天象不符。

  2. 官府頒行的曆書
    具體指官方印發的日曆或年曆,供民衆使用。唐代詩人羅隱在《歲除夜》中寫道:“官曆行将盡,村醪強自傾”,即用“官曆”代指年末時光。


二、使用場景與例句


三、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後漢書》《隋書》等古籍,或權威詞典如《漢語大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阿措柏露暴屍悖時變貌摒除拆錢朝市人車鈴啜哺催糧帝禋督檢杜郵之戮餩餩法守扶風帳俯育梗泛挂勁圭角岸然黃鶴樓僭居奸權吉地即路驚世駭目驚弦之鳥誇大其詞龍泉窯鸾纓驢性子盲心密電末後霂霖鬧掃你奪我争塸埞牽牛花潛穎侵短栖音趨衙山嶽崩頹燒眉之急舍止石家園濕陰蜀菊太虛通檢推排違德委獻文獻巫蠱之禍無堅不陷銷黃嚣袢小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