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古樂府的意思、古樂府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古樂府的解釋

指 漢 魏 、兩 晉 、 南北朝 的樂府詩。對新樂府而言。後人襲用舊題,有時也稱“古樂府”。 宋 魏泰 《臨漢隱居詩話》:“古樂府中,《木蘭詩》、《焦仲卿詩》皆有高緻。” 明 朱承爵 《存馀堂詩話》:“古樂府命題,俱有主意。”參見“ 樂府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古樂府是中國古代詩歌的重要體裁之一,指漢魏六朝時期由樂府機關采集、整理和創作的民間歌謠及文人仿作。《漢語大詞典》将其定義為"漢代設立的采集民歌配樂演唱的機構,也指這類詩歌及後世仿作"。這一概念包含三個核心特征:

  1. 起源與職能

    古樂府始于漢武帝時期設立的官方音樂機構"樂府",主要職能是采集民間歌謠、制定樂曲。據《漢書·禮樂志》記載,樂府"采詩夜誦,有趙、代、秦、楚之讴",系統整理各地民歌形成固定曲調。

  2. 體裁分類

    根據郭茂倩《樂府詩集》的考證,古樂府可分為:

  1. 文學價值

    其代表作《孔雀東南飛》《陌上桑》等,開創了五言詩體與叙事詩傳統,奠定了"感于哀樂,緣事而發"的現實主義創作原則。唐代李白、杜甫等詩人仍沿用樂府舊題進行創作,形成新樂府運動。

  2. 曆史演變

    魏晉時期發展為文人拟樂府,至唐代演變為新題樂府。宋代郭茂倩編纂的《樂府詩集》收錄作品五千餘首,成為系統研究古樂府的核心文獻。

  3. 語言特征

    多采用雜言體,句式自由靈活,語言質樸自然。清代沈德潛在《古詩源》中評價其"抗墜抑揚,曲折盡緻,雖屬詞人,實為詩樂之合體"。

網絡擴展解釋

古樂府是漢魏至南北朝時期由樂府機構采集、創作或整理的詩歌形式,具有獨特的文學與音樂屬性。以下為詳細解釋:

  1. 定義與時間範圍
    古樂府主要指漢、魏、兩晉、南北朝時期的樂府詩。它最初由官方音樂機構“樂府”采集民間歌謠或創作宮廷樂曲而來,内容多反映社會民情、戰争、愛情等主題。

  2. 與新樂府的區别
    古樂府與唐代興起的“新樂府”相對。新樂府是文人仿古樂府體制創作的詩歌,更強調針砭時弊(如白居易的《新樂府》),而古樂府則保留了更多民間性與音樂性。

  3. 後人對古樂府的沿用
    唐宋時期文人常沿用古樂府舊題進行創作,這類作品有時仍被稱為“古樂府”。例如宋代魏泰曾評價《木蘭詩》《焦仲卿詩》等作品具有“高緻”。

  4. 樂府機構的起源與職能
    樂府作為官方音樂機構始于秦代,漢代進一步确立其職能,包括采集民歌、制定樂譜、訓練樂工等。其收錄的詩歌後來演變為一種獨立詩體,兼具文學與音樂價值。

  5. 代表作品與特點
    古樂府以五言、雜言為主,語言質樸,叙事性強。經典作品如《孔雀東南飛》《陌上桑》等,展現了社會風貌與人文情感。其題材與形式對後世詩歌影響深遠。

古樂府是中國古代詩歌的重要源頭之一,既承載了早期音樂與文學的結合,也為後世文人創作提供了典範。若需進一步了解具體作品或樂府體制,可參考《樂府詩集》等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挨靠裁恨慚忸騁耆奔欲黜迹出死篡據打富濟貧登眺得失參半點指畫字飯來張口馮珧複賽幹濕度地帶性孤女孤山鶴寒埆合信渾璞嘉客兼圻較箸基本建設借題錦綸謹身嫉俗舊歡擊瑕崛奇兩角丱兩截人鍊炭俚耳臨困隆冱麻胡子睦誼牛錄額貞平陸千裡及清冊清宕清官難斷家務事鵲渡善文能武殺時間社稷器勢至瑣瑣碌碌縧絨天衣托人情婉順想頭限盡先意錫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