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匹婦的意思、匹婦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匹婦的解釋

(1).古代指平民婦女。 漢 班彪 《王命論》:“夫以匹婦之明,猶能推事理之緻,探禍福之機,全宗祀於無窮,垂冊書於春秋,而況大丈夫之事乎?”《宋書·範泰傳》:“ 謝晦 婦女,猶在尚方,始貴後賤,物情之所甚苦,匹婦一至,亦能有所感激。” 明 袁宏道 《程母義行述》:“歸見斯文而死,此與匹婦被垢而雉經者何異?” 清 周亮工 《書影》卷三:“邦有叛臣,匹婦羞之。”

(2).一個婦女。《孟子·盡心上》:“五畝之宅,樹牆下以桑,匹婦蠶之,則老者足以衣帛矣。”《漢書·杜欽傳》:“愛寵偏於一人,則繼嗣之路不廣,而嫉妒之心興矣。如此,則匹婦之説,不可勝也。” 顔師古 注:“匹婦,一婦人也。” 清 方文 《送姜如農明府擢儀部》詩:“匪直為匹婦,實乃扶頽綱。”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匹婦”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解析:

一、基本含義

  1. 古代指平民婦女
    該詞最初用于指代普通百姓家庭的女性,強調其社會地位的非貴族屬性。例如《宋書·範泰傳》中提到“匹婦一至,亦能有所感激”,即用此意。

  2. 指代“一個婦女”
    字面意義中,“匹”可理解為單獨個體,“婦”即女性,組合後表示單個婦女。如《孟子·盡心上》中“匹婦蠶之,則老者足以衣帛矣”,即強調個體女性的作用。


二、引申義與使用場景


三、文化背景

該詞常見于古代文獻,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其褒貶傾向。例如清代方文詩句“匪直為匹婦,實乃扶頹綱”,則通過“匹婦”表達對平凡女性推動社會道德重建的肯定。

若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王命論》《孟子》等原文,或查閱權威詞典如滬江線上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匹婦的意思

匹婦是指殘疾婦女的稱謂,通常用于古代文獻和文學作品中。這個詞形象地描述了一位身份低微、命運艱難的婦女。

拆分部首和筆畫

匹婦的部首是女字旁(女字頭),匹字的部首是匚字底。兩個字的總筆畫數為9畫(匹:4畫,婦:5畫)。

來源和繁體

匹婦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漢語詞彙。古代的婦女地位低下,特别是殘疾婦女更是社會底層的一份子。因此,在文獻中經常用匹婦來形容這樣的婦女。

“匹婦”是匹婦的繁體字。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的漢字寫法中,匹字的形狀相對簡單,類似于現代字形。但是婦字的古代寫法和現代寫法稍有不同。古代的婦字是“婦”,其中的婦字旁是由一個固定的“女”字和一個代表音符的“父”字組成。

例句

1. 那位匹婦在漫長的歲月中忍受了巨大的痛苦和困境。

2. 文學作品中的那個匹婦形象深深觸動了人們的心靈。

組詞

1. 匹夫:指貧窮、低微的男子。

2. 匹夫之勇:指平凡人在面臨困難時所表現出來的勇敢和堅強。

近義詞

殘婦、殘廢婦女

反義詞

貴婦、貴夫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