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corporate things of diverse nature] 把各種不同内容的東西都接收、保存下來
不加區别,統統收納包容。 唐 韓愈 《進學解》:“玉劄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馬勃,敗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無遺者,醫師之良也。” 聶绀弩 《魯迅的褊狹與向培良的大度》:“要把那些蠅營狗苟,奴顔婢膝,昏夜乞憐,白晝驕人的各色人等,俱收并蓄,無不寬容下去,自然也許是一種美德,不過,我總疑心那所謂‘胸襟’也者,其實是弄堂裡的垃圾箱。”
“俱收并蓄”是一個成語,意為不加區别地将各種不同性質或内容的事物收納、包容在一起。以下是詳細解釋:
如需更完整例句或出處考證,可參考古籍《進學解》或權威詞典(如漢典)。
《俱收并蓄》是一個成語,意思是各種事物彙聚在一起,相互融合。它的拆分部首是亻(人)和廣(廣場),拆分筆畫為10畫。這個詞來源于古代的漢字寫法。
在繁體字中,這個成語的寫法是「俱,廣,并,蓄」。由于繁體字的筆畫較多,而且有一些字形稍有變化,所以和簡體字的寫法有一些差異。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這個成語的字形又有所不同。例如,「俱」的字形為「句」「具」,表示事物具備。「并」的字形為「幷」,表示聚集。而「蓄」的字形則為「畜」,表示積蓄。
這個成語可以用在很多場合,例如:“我國的文化源遠流長,俱收并蓄”,表示我們的文化彙聚了各個方面的特點。又如:“這本書涵蓋了多個領域的知識,俱收并蓄”,表示這本書包含了各種各樣的知識。
與「俱收并蓄」相關的詞語有很多,例如:多元融合、多樣共存、兼收并蓄等。這些詞語都表示各種事物的彙聚和融合。
與「俱收并蓄」意思相反的詞語可以是孤立、分離、排他等。這些詞語表示事物的分散和不相容。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