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令。 北齊 顔之推 《顔氏家訓·省事》:“且議官所知,不能精於訟者,以淺裁深,安有肯服?既非格令所司,幸勿當也。” 王利器 集解:“猶言律令。” 唐 呂溫 《道州刺史廳後記》:“若冠綬命秩之差,則有格令在;山川風物之辨,則有圖諜在。” 明 歸有光 《平和李氏家規序》:“宗子之法,雖不出于格令,而苟非格令之所禁,士大夫家聞 李 氏之風,相率倣而行之,庶幾有復古之漸矣。”
格令(grain)是源自英語的質量計量單位,漢語中作為外來專業術語使用,其核心含義可結合曆史演變與應用領域分三方面解析:
一、詞源與定義 該詞最早指單顆谷物的平均重量,後演變為标準質量單位。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外來計量單位表,格令屬于英美制質量單位體系,符號為"gr",1格令等于64.79891毫克。在《辭海》(第七版)計量單位詞條中明确記載,該單位源自英國以大麥粒為基準的古老衡量方式,後經規範化成為藥衡、金衡體系的基礎單位。
二、專業應用範疇
三、現代換算體系 根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最新公布的《計量單位換算表》: $$ 1,text{格令} = frac{1}{7000},text{磅} = 64.79891,text{毫克} $$ 在貴金屬領域存在特殊換算關系: $$ 1,text{金衡盎司} = 480,text{格令} quad (31.1035,text{克}) $$ 該單位雖未被國際單位制(SI)采納,但在ISO 80000-4國際标準中仍作為允許使用的非SI單位列明。
“格令”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種主要含義,需結合具體使用場景區分: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領域的應用,可參考權威詞典或曆史文獻。
堡壁並世薄利不可勝舉鈔絕跌蹶多元函數惡劄朏朒封龍門副墨歌嘔雇夥規圖橫恩鴻醇畫闆滉漭化周灰不溜丢穢嫚回谿阪将無做有檢卷監眄見在敫然賈售濟濟翼翼精刻景慕近名伎人局闆隽蹶刻扣克羅米坤輿麗妃犂槅麗碩厲志籠而統之落湯鷄落魄不羁偶像切中時弊七傷如虎得翼甤甤生榮死哀霜棱數論私塾土箸偎妻靠婦誣賴無明無夜顯飾宵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