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仙者的意思、仙者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仙者的解釋

仙人。 晉 葛洪 《抱樸子·辨問》:“至於仙者,唯須篤志至信,勤而不怠,能恬能靜,便可得之。” 宋 朱處約 《蓬萊閣記》:“﹝方士﹞又言仙者宮室偉大、氣序和平之狀;餐其草木,則可以長生不死。”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仙者在漢語詞典中的釋義與文化内涵如下:

一、核心釋義

仙者(xiān zhě)指神話傳說中長生不老、超脫凡塵的神仙或得道之人。其核心特征包含:

  1. 超脫生死:超越凡人壽命限制,如《漢語大詞典》釋為“長生不死之人”㊀。
  2. 神通異能:具備騰雲駕霧、點化萬物等超凡能力,如《辭海》描述“能飛行變化,神通廣大”㊁。
  3. 修道成真:通過修煉(如煉丹、悟道)達到超凡境界,如《道教大辭典》強調“修道者功德圓滿後所證果位”㊂。

二、文化象征與哲學内涵

仙者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承載多重象征意義:

三、文學與語言應用

在文學作品中,“仙者”常作為修辭意象:


來源标注

㊀ 《漢語大詞典》(第2版),商務印書館,2012年,第158頁。

㊁ 《辭海》(第七版),上海辭書出版社,2020年,“仙”字條。

㊂ 《道教大辭典》,華夏出版社,1994年,第210頁。

㊃ 《莊子·逍遙遊》,中華書局點校本。

㊄ 《史記·秦始皇本紀》,中華書局點校本。

㊅ 葛洪《抱樸子内篇·對俗》,中華書局校釋本。

㊆ 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别》,《全唐詩》卷一百七十四。

㊇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仙”字引申義項。

網絡擴展解釋

“仙者”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結合多個來源綜合解釋如下:

基本定義

“仙者”指仙人或神仙,常用于描述道家、佛家及民間信仰中超脫凡俗的存在,具有非凡能力或長生特質。該詞由“仙”(超凡存在)和“者”(人)構成,強調具有仙人特質的人。

曆史與文獻依據

  1. 古籍記載:

    • 晉代葛洪《抱樸子·辨問》提到:“仙者唯須篤志至信,勤而不怠,能恬能靜,便可得之”,強調修仙需心志堅定。
    • 宋代朱處約《蓬萊閣記》描述方士所述仙者“宮室偉大,氣序和平”,并稱服食草木可長生不死。
  2. 文學擴展:

    • 在網絡文學中,“仙者”被賦予更豐富的設定,如具備超凡能力、長生不老等,常作為修仙體系的核心概念。

現代用法與例句

補充說明

“仙者”不僅限于宗教或神話,也可比喻某領域内出類拔萃的人物,或用于虛構創作中描述超自然存在。如需更完整的曆史文獻或文學案例,可參考《抱樸子》《蓬萊閣記》等古籍或網絡文學原著。

别人正在浏覽...

百世流芳半仙筆摩博古家參燮蟾月陳荄谌姆畜德楚歌四起打悲阿丹邱販賈飛浪風法風期绀殿篙痕鬼惑晷緯輝爛僭侈椒丘句矩了歸理解令終流居砻習絡繹敏手憫笑拿搪抛聲調嗓其樂融融岐路人傾寤棋丸欺罔熱處理三左賞慰生蓄十洋錦失馭瘦牛愬苦叔相誦覽唆誘俗僧塌落袒括讨誦踢躂童子試徒士吾俦武具無憂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