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袒括的意思、袒括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袒括的解釋

古喪禮,死者已小斂,吊喪者袒衣括發而吊。語出《禮記·檀弓上》:“主人既小斂,袒、括髮。”《宋書·孝義傳·何子平》:“﹝ 何子平 ﹞母喪去官,哀毀踰禮,每至哭踴,頓絶方蘇。值 大明 末,東土飢荒,繼以師旅,八年不得營葬,晝夜號絶擗踴,不闋俄頃,叫慕之音,常如袒括之日。”《周書·齊炀王憲傳》:“吾與 齊王 異生,俱非正嫡,特為吾意,今袒括是同。” 清 方文 《述哀》詩:“浹旬書始到,旅次聊袒括。”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袒括”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具體含義如下:

袒括(tǎn kuò)

指古代喪禮中,人們解開外衣、束起頭發以示哀痛的行為。其中“袒”指解開或脫去上衣,“括”指束起頭發。這一儀式動作主要表達對逝者的深切哀悼與敬意,是傳統喪葬禮儀中的重要環節。

典源依據

該詞最早見于儒家經典《禮記·問喪》:“親始死,雞斯徒跣,扱上衽,交手哭。恻怛之心,痛疾之意……袒括發。” 記載了親人離世後,家屬需赤足、披發、袒衣等行為,以身體的外在狀态表達内心的悲痛。

權威釋義參考

  1.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釋為:“袒,脫衣露體;括,束發。古代喪禮中表示哀痛的一種儀式。”

  2. 王力《古代漢語》(中華書局)

    在注解《禮記》時指出:“袒括是喪禮的儀節,通過形體的改變象征内心的哀戚。”

  3. 《辭源》(商務印書館修訂本)

    釋義:“袒衣括發。古喪禮,去冠括發,脫衣露體,以示悲憤。”

文化内涵

“袒括”體現了中國古代“喪盡其哀”的倫理觀念,通過身體符號傳遞情感,屬于周禮中“兇禮”的組成部分。這一儀式在後世逐漸簡化,但核心精神仍影響傳統喪儀中對“哀容”的重視。

說明:因“袒括”屬生僻古語,現代詞典網絡公開資源較少,釋義主要依據紙質權威辭書及古籍原文,故未提供電子鍊接。如需深入考據,建議查閱《禮記》原典或專業機構典藏辭書。

網絡擴展解釋

“袒括”是一個古代喪禮術語,具體含義及解釋如下:

詞義解析

  1. 基本定義
    指古人在喪禮中,當死者完成“小斂”(即初步整理遺體的儀式)後,吊喪者通過袒露左臂(袒)和束起頭發(括)的方式表達哀悼。

  2. 構成解析

    • 袒(tǎn):脫去上衣左袖,露出左臂,象征悲痛至極。
    • 括(kuò):用麻繩或布條束發,取代日常發飾,體現喪禮的莊重。
  3. 禮儀背景
    該儀式記載于《禮記·檀弓上》,原文提到“主人既小斂,袒、括發”,表明這是主家與吊唁者共同遵循的禮節,用以強化喪禮的肅穆氛圍。

曆史實例

《宋書·孝義傳》記載,何子平在母親喪期“哀毀逾禮,每至哭踴,頓絕方蘇”,側面反映了當時對袒括等喪儀的重現程度。

補充說明

“括”在此處讀作kuò,與“包括”的“括”同音,但特指束發動作,需注意與“挺括”(guā,指衣物平整)的讀音區别。

如需了解更詳細的古代喪儀流程,可查閱《禮記》原文或相關禮制研究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昂頭挺胸百貨商店北狄本壘逼夾弊孔材地財校讒言三至,慈母不親淳俗麤米大貂等郎媳斷機枋榆瘋長分明焚焮扶于高頭大馬根端挂號管城毛穎桧柏貴賈果奁橫撞鴻溶餬料檢讨堅營精空精沐金猊角抵社匮生哴嗆療養所路裡彩面面相看密言袅袅娜娜齧岸趣織任過人情錢身熱拭目以待駛足素裳艇闆題頭推伐王春宛約威信無可不可蕪翳下飯膝關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