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袒括的意思、袒括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袒括的解釋

古喪禮,死者已小斂,吊喪者袒衣括發而吊。語出《禮記·檀弓上》:“主人既小斂,袒、括髮。”《宋書·孝義傳·何子平》:“﹝ 何子平 ﹞母喪去官,哀毀踰禮,每至哭踴,頓絶方蘇。值 大明 末,東土飢荒,繼以師旅,八年不得營葬,晝夜號絶擗踴,不闋俄頃,叫慕之音,常如袒括之日。”《周書·齊炀王憲傳》:“吾與 齊王 異生,俱非正嫡,特為吾意,今袒括是同。” 清 方文 《述哀》詩:“浹旬書始到,旅次聊袒括。”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袒括”是一個古代喪禮術語,具體含義及解釋如下:

詞義解析

  1. 基本定義
    指古人在喪禮中,當死者完成“小斂”(即初步整理遺體的儀式)後,吊喪者通過袒露左臂(袒)和束起頭發(括)的方式表達哀悼。

  2. 構成解析

    • 袒(tǎn):脫去上衣左袖,露出左臂,象征悲痛至極。
    • 括(kuò):用麻繩或布條束發,取代日常發飾,體現喪禮的莊重。
  3. 禮儀背景
    該儀式記載于《禮記·檀弓上》,原文提到“主人既小斂,袒、括發”,表明這是主家與吊唁者共同遵循的禮節,用以強化喪禮的肅穆氛圍。

曆史實例

《宋書·孝義傳》記載,何子平在母親喪期“哀毀逾禮,每至哭踴,頓絕方蘇”,側面反映了當時對袒括等喪儀的重現程度。

補充說明

“括”在此處讀作kuò,與“包括”的“括”同音,但特指束發動作,需注意與“挺括”(guā,指衣物平整)的讀音區别。

如需了解更詳細的古代喪儀流程,可查閱《禮記》原文或相關禮制研究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袒括》的意思:

《袒括》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是說将衣袖卷起、掀起,即“掀起袖子”。這個詞常用于形容人們展示自己的能力或者決心、促使他人參與。

《袒括》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袒括》的拆分部首為“衣”字的上部分,并包含了“巾”字部首,足見與衣物有關。它的總筆畫數為14。

《袒括》的來源:

《袒括》這個詞最早出自《左傳·襄公二十五年》:“袒括之衣,卷肩藏拳。”形容襄公卷起衣袖,藏拳擲地,象征他展示自己的決心。

《袒括》的繁體字:

《袒括》在繁體中文中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沒有改變。

古時候《袒括》的漢字寫法:

古代關于《袒括》的漢字寫法并沒有明确的記載,但在古代文獻中仍然能夠找到相關的描寫。

《袒括》的例句:

1. 他心懷真誠,袒括自己的能力,赢得了大家的尊敬。
2. 在困難面前,他毫不畏懼地袒括決心,堅決克服了一切困難。

《袒括》的組詞:

袒胸袖、袒腹露背、披袒、袒情露地。

《袒括》的近義詞:

挺身而出、奮發圖強、積極主動。

《袒括》的反義詞:

忍氣吞聲、畏縮不前、膽小怯懦。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