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晷緯的意思、晷緯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晷緯的解釋

(1).日與星。《文選·顔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詩序>》:“晷緯昭應,山瀆效靈。” 李周翰 注:“晷,日;緯,星也。”《梁書·武帝紀中》:“晷緯呈祥,川嶽效祉。” 唐 王勃 《乾元殿頌》序:“坐圭臺而清俯仰,晷緯齊明;臨鼎邑而重威靈,雲雷合響。”

(2).日、星之光。比喻皇恩。 唐 蘇颋 《為岐王讓太常卿表》:“臣託蔭宸極,分輝晷緯。”

(3).日、星在周天運行中所在的度數。《舊唐書·曆志一》:“ 開元 中,僧 一行 精諸家曆法,言《麟德曆》行用既久,晷緯漸差,宰相 張説 言之 玄宗 ,召見,令造新曆。”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晷緯”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guǐ wěi,其含義可從以下三方面綜合解析:

1.日與星

指太陽與星辰,常用于古代文獻中描述天象或自然祥瑞。例如:


2.日、星之光(比喻皇恩)

引申為帝王恩澤如日月星辰般普照天下。例如:


3.日、星運行的度數

指天體在周天運行中的軌迹或位置,涉及古代天文觀測。如《乾元殿頌》序中“晷緯齊明”即描述日月星辰運行有序的狀态。


補充說明

部分資料(如)提到“晷緯”可比喻事物的軌迹或過程,但此用法較少見,可能為引申義或現代解釋。建議優先參考古籍原文及權威詞典釋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晷緯》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晷緯》是一個漢字詞語,其意思是“太陽光照射地面的角度”。它由兩個部分組成,分别是“晷”和“緯”。

拆分部首和筆畫

“晷”的部首是“日”,它有10個筆畫。

“緯”的部首是“纟”,它有7個筆畫。

來源

《晷緯》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最早出現在《禮記·月令》中。在古代,人們通過觀察太陽光照射地面的角度來确定時間和季節的變化。

繁體

《晷緯》的繁體字為「晷緯」。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有所不同。以《晷緯》為例,古時候漢字的寫法為「酪緯」。

例句

1. 太陽的晷緯變化,标志着一天的開始和結束。

2. 古人觀察太陽的晷緯來預測天氣和農作物的收成。

組詞

1. 晷盤(太陽的光線投射到盤面上的影子表示時間)

2. 緯度(地理上用來衡量地球表面點與赤道之間角距離的單位)

近義詞

1. 太陽高度

2. 光照角度

反義詞

太陽傾角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