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詩經》篇名。《詩·周頌·小毖序》:“小毖,嗣王求助也。” 鄭玄 箋:“毖,慎也。天下之事,當慎其小,小時而不慎,後為禍大,故 成王 求忠臣早助輔已己為政以救患難。”後用為君主自我懲戒并求助于群臣之典。 宋 蘇轼 《代普甯王賀冬表》:“恭惟皇帝陛下嗣守洪基,丕承先志,法《小毖》以求助。”
“小毖”是《詩經·周頌·闵予小子之什》中的一篇,其詞義和内涵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1. 出處與字義解析
“小毖”由“小”和“毖”二字組成()。
2. 詩的主旨與背景
《小毖》是周成王自我警戒的詩,通過“莫予荓蜂,自求辛螫”等比喻,表達對過往輕忽的反思,強調防微杜漸的重要性()。例如“肇允彼桃蟲,拚飛維鳥”以小鳥化大鳥的意象,警示小患可能釀成大禍。
3. 引申含義
後世将“小毖”引申為成語,形容行事小心謹慎,常與“懲前毖後”并用,指吸取教訓、避免重蹈覆轍()。
總結
該詞既特指《詩經》篇章,又衍生出“謹慎處事”的哲理,體現了中國古代“防微杜漸”的治理智慧。
小毖是一個多義詞,具體含義可以根據上下文來确定。在這裡,我們提供其一種常見的含義:指一種小孩子時期的純真與天真。
小毖的部首是小,總共有4個筆畫。
小毖最早出現在《詩經·秦風·小毖》這首古代詩歌中。通過這首詩歌,人們贊美孩子們天真爛漫的品質。
小毖的繁體形式為「小贀」。
在古代,小毖的寫法可能會有所變化。我們以《說文解字》中的描述為例,古時候的小毖寫作「囟毖」。
1. 這個小男孩的笑容充滿了小毖,在他身上可以感受到純真無邪的氣息。
2. 她的舉止和語言透露出一種小毖,讓人覺得仿佛回到了童年時代。
小毖可以和其他詞組合成為新詞:
1. 小毖曲:指兒童時代的快樂歌曲。
2. 小毖心聲:表示兒童内心真實的想法和感受。
小毖的近義詞包括:孩童、兒童、童心。
小毖的反義詞可能是成熟、成年以及世故。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