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秘閣帖的意思、秘閣帖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秘閣帖的解釋

帖名。凡十卷。 宋 元祐 五年秘書省 鄧洵武 、 孫谔 等請旨乞以《淳化閣帖》所未備之前代遺墨刻之,至 建中靖6*國 元年畢工,曆十二年而成,凡費缗錢一百十五萬。參閱 清 錢泳 《履園叢話·碑帖·宋刻》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秘閣帖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秘閣帖,特指中國北宋時期由官方主持摹刻、拓印的一部著名法帖叢編——《淳化閣帖》。因其原版刻成後藏于宮廷藏書機構“秘閣”,故得此名。它是中國書法史上第一部系統彙集前代名家墨迹的刻帖,具有開創性意義和極高的藝術、曆史價值。

  1. 定義與背景: “秘閣”指宋代宮廷收藏珍貴典籍書畫的機構(如崇文院中的秘閣)。宋太宗趙光義于淳化三年(公元992年),命翰林侍書王著等人,将内府所藏曆代帝王、名臣及著名書法家的墨迹進行甄選、編次,摹刻于棗木闆上,再拓印成冊,分賜近臣。這部彙集了先秦至隋唐百餘位書家、四百餘件作品的叢帖,即被稱為《淳化閣帖》,又因其藏于秘閣,常被後世稱為“秘閣帖”。

  2. 内容與特點: 秘閣帖共十卷。第一卷為曆代帝王法帖;第二至第四卷為曆代名臣法帖;第五卷為諸家古法帖;第六至第八卷為王羲之書;第九至第十卷為王獻之書。其内容雖在編次和真僞鑒定上(尤其部分古法帖)後世存在争議(如王著學識所限),但它首次大規模、系統地保存和傳播了古代名家書法範本,尤其是“二王”(王羲之、王獻之)書法的風貌,為後世學習研究書法提供了極其珍貴的資料。其摹刻精良,雖為木刻,但力求傳達原迹筆意,是“帖學”的源頭和基石。

  3. 曆史價值與影響: 秘閣帖的刊行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 保存文獻:許多珍貴的前代墨迹原作早已散佚,秘閣帖的摹刻使其得以化身千百,流傳後世。
    • 确立典範:它确立了以“二王”為宗的書法正統觀念,深刻影響了宋及以後曆代書風。
    • 開啟帖學:它是後世衆多官私刻帖的祖本,直接催生了“帖學”這一書法研究和實踐的重要分支。
    • 版本珍貴:原版(“祖刻”)因年代久遠和火災等原因早已不存,後世輾轉翻刻的版本衆多(如“泉州本”、“肅府本”等),宋拓本尤為稀世珍寶,是研究書法史和版本學的重要實物。
  4. 收藏與研究: 現今傳世的《淳化閣帖》多為宋、明時期的翻刻本或拓本。一些重要版本被國内外著名博物館收藏,如上海博物館藏有南宋拓本(部分)、美國弗利爾美術館藏有宋拓泉州本等。對秘閣帖的版本鑒别、内容考釋一直是書法史、文獻學研究的重要課題。

參考來源:

  1. 故宮博物院 - 法帖相關知識介紹 (https://www.dpm.org.cn/collections/collections_info/319198.html)
  2. 啟功. 《中國法帖全集》序言. 湖北美術出版社.
  3. 中國國家圖書館 - 古籍善本資源庫相關條目 (http://read.nlc.cn/thematDataSearch/toGujiIndex)
  4. 王靖憲. 《淳化閣帖》概說. 載于《中國法帖全集·第1冊》. 湖北美術出版社.
  5. 仲威. 《中國碑帖鑒定圖典》. 文物出版社.

網絡擴展解釋

“秘閣帖”是宋代重要的書法叢帖,以下為詳細解釋:

  1. 基本定義
    秘閣帖全稱《淳化秘閣帖》,是北宋時期官方主持刻制的書法碑帖集,共十卷。它是對《淳化閣帖》的補充,收錄了前代未收錄的名家遺墨。

  2. 曆史背景

    • 始刻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由秘書省官員鄧洵武、孫谔等人奏請刻制,至宋徽宗建中靖國元年(1101年)完成,曆時12年。
    • 總耗費約115萬缗錢,可見其工程規模之大。
  3. 内容與特點

    • 主要收錄《淳化閣帖》未涵蓋的古代書法作品,包含曆代帝王、名臣及書法家的墨迹。
    • 作為官方刻帖,具有權威性和藝術參考價值,對後世書法研究影響深遠。
  4. 相關考據
    清代學者錢泳在《履園叢話·碑帖·宋刻》中對其刻制過程及版本有詳細考據,成為後世研究的重要依據。

注:關于“秘閣帖”的成語化解釋(如秘密書信),僅見于個别網絡釋義,未見于權威書法史文獻,需謹慎參考。

别人正在浏覽...

凹答徧曆避路避重逐輕長養乘龍快婿撤守尺山寸水仇怨椽栾吹牛吹嘔春暄遁世訛異風捲殘雲羹元耇長冠裾聒聒皇天上帝渾敦濩渃降禧郊望饑倦景趣敬上接下沮憚居賣軍鬨開右忼爽困薄朗鑒痨嗽拉絲良策燎若觀火貍德流殍馬飯扪心免得披謝敲撲锓棗器狹熱喪三山山豬少疊麝沉十愆史胥樹立順水順風停那相趨席卷八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