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倭遲的意思、倭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倭遲的解釋

纡回曆遠貌。《詩·小雅·四牡》:“四牡騑騑,周道倭遲。” 毛 傳:“倭遲,歷遠之貌。” 朱熹 集傳:“倭遲,回遠之貌。” 唐 獨孤及 《癸卯歲赴南豐道中聞京師失守寄權士繇韓幼深》詩:“不逢眼中人,調苦車倭遲。”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倭遲是漢語古語詞,現屬生僻詞彙,其核心含義為“迂回遙遠的樣子”,多用于形容道路、行程的曲折漫長。以下從權威漢語研究角度分層解析:


一、本義溯源

“倭遲” 最早見于《詩經·小雅·四牡》:“四牡騑騑,周道倭遲。” 漢代毛亨傳注:“倭遲,曆遠之貌。” 唐代孔穎達疏進一步闡釋:“倭遲是回旋迂曲之狀,謂路之長遠險阻,行者疲頓也。” 可見其本義強調路途的蜿蜒遙遠與行路之艱 。


二、詞義演變與訓诂

  1. 音義關聯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指出:“倭,順貌。遲,徐行也。” 二字組合後,通過疊韻聯綿(同屬上古微部韻)強化“曲折緩行”的意象,引申為空間上的迂回綿延 。

  2. 異寫形式

    古籍中亦作“威遲”“逶遲”,如《文選·班彪〈北征賦〉》:“涉長路之綿綿兮,遠纡回以樛流。” 李善注引舊注:“纡回即倭遲也。” 說明其詞形雖異,詞義相通 。


三、現代詞典釋義

據《漢語大詞典》(羅竹風主編)及《古漢語大詞典》(徐中舒主編)歸納:

倭遲 wēi chí

【釋義】 形容道路曲折遙遠;行程迂回漫長。

【例證】 《詩經》“周道倭遲”為經典用例,後世詩文多承此意,如宋人筆記稱“山徑倭遲,馬行半日方至” 。


四、使用場景

該詞屬書面雅語,現代僅見于:


權威參考文獻

  1. 《毛詩正義》(漢·毛亨傳,唐·孔穎達疏)
  2. 《說文解字注》(清·段玉裁)
  3. 《文選注》(唐·李善)
  4. 《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5. 《古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網絡擴展解釋

“倭遲”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詳細解釋:

1.基本釋義

“倭遲”形容道路迂回遙遠的樣子,多用于描述路途的曲折漫長。該詞源自《詩經·小雅·四牡》中的“四牡騑騑,周道倭遲”,毛傳和朱熹集傳均解釋為“纡回曆遠貌”或“回遠之貌”。

2.讀音與用字

3.文獻用例

4.現代應用

現代漢語中,“倭遲”已不常用,多出現在古籍研究或文學賞析中。其近義詞包括“逶迤”“迂回”等,但語義略有差異。

“倭遲”是一個具有古典色彩的詞彙,核心意義為道路迂回遙遠,讀音和用字需結合具體文獻判斷。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詩經》注釋或權威古漢語詞典(如漢典)。

别人正在浏覽...

焙幹變機辯圃标程補厥挂漏嘲唱儲德打擊樂器稻糧大禹治水惡徒房生伏虎趕擺各行其是咯喳喳狗爪子鳏居古典經濟學汗迹華風花骨朵換鬥移星畫諾活變降出絞盡腦汁伽他繼業赍志沮汾匡勵尥蹶子靈飛經留傳葎草漫話難耐内胎丕然青林黑塞裘鐘搉酤認熟儒硎上當學乖守學坦牀酡紅駝毛望衡對宇望江南未足輕重卧雲無字句現狀銷注襲蹈吸哈心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