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並駕的意思、並駕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並駕的解釋

1.兩馬并馳。 南朝 梁 何遜 《送韋司馬别》詩:“歸衢并駕奔,别館空筵卷。” 清 曹寅 《題楝亭夜話圖》詩:“ 廬江 太守訪故人, 建康 并駕能傾倒。”

2.猶言并駕齊驅。 宋 蔡夢弼 《草堂詩話》卷一:“昔 韓子蒼 嘗論此筆力變化,當與 太史公 諸《贊》并駕。” 明 胡應麟 《詩薮·雜言》:“體雖不同,詩實并駕,皆變之善者也。” 清 周亮工 《瓯香買得芍藥數枝》詩:“但結雲旗誰并駕,豈無膏沐若為容。”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並駕(bìng jià)

一、字形結構與字源

「並」為會意字,甲骨文象二人并立之形,本義為「并列、并行」;「駕」從「馬」「加」聲,指驅使馬匹拉車。二字合稱最早見于漢魏文獻,如《文選·班固〈西都賦〉》:「方舟並駕,俛仰極樂。」

二、基本釋義

指兩匹或多匹馬共同拉一輛車,引申為事物齊頭并進、地位或能力相當。

三、詳細解釋

  1. 本義:多匹馬同拉一車

    • 例:《後漢書·輿服志》載「天子駕六,諸侯駕四,大夫三,士二」,雖非直接使用「並駕」一詞,但反映了多馬共駕的制度背景。
    • 引申:強調協同發力,如《宋書·禮志》:「四馬並駕,取象乾元。」
  2. 引申義:齊驅并進,勢均力敵

    • 能力相當:形容才能或成就不相上下。

      例:清代趙翼《瓯北詩話》:「元白並駕,其名相埒。」

    • 事物并行:指兩事同步發展或共存。

      例:梁啟超《變法通議》:「新舊思想並駕而争馳。」

  3. 成語化應用

    • 並駕齊驅:定型于宋代,如郭若虛《圖畫見聞志》論曹吳二體:「猶輪扁斲輪,亦言二子可並駕齊驅。」
    • 現代用法:多用于比較人、事物水平相當(如「兩位學者並駕齊驅」)或同步推進(如「經濟與文化並駕齊驅」)。

四、古籍例證

五、現代規範

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並駕」現多寫作「并駕」,釋義為「幾匹馬并排拉車,比喻齊頭并進」。


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7)「並駕」詞條
  2. 《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2014)「駕」字釋義
  3. 《文選·班固〈西都賦〉》(中華書局點校本)
  4. 劉勰《文心雕龍》(人民文學出版社校注本)
  5.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

網絡擴展解釋

“並駕”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bìng jià,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1. 字面含義
    指兩匹馬并排奔跑,強調同時行進的狀态。例如:“歸衢並駕奔”(出自南朝何遜的詩句)。

  2. 比喻義
    引申為雙方能力、地位或成就相當,即“并駕齊驅”。例如《初刻拍案驚奇》中“上可以並駕班、揚”(班昭、揚雄),形容文才不相上下。


二、出處與例句


三、近義詞與用法


四、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典》或古典文學注解。

别人正在浏覽...

按規定昂仰腌臜白帝倉包龍圖變作不蘭奚財貝成埶鬥詈杜絶契杜連敦倫二月燔喪分勢腐勦高眼過班豪旺荷負雞蛋計然策集賢積言亢悍寬垲轠轠靈簡龍門石窟蘆藩馬嚼媒穩婆綿綴廟議曩分能事畢矣萍身蚑離凄寥畎渎阒曠鋭锒深谷為陵沈卧畲菑十二時神耍寡嘴衰飒厮舍邃博談不容口甜浄停壅同類相妒拖磨晚報霧屯五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