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輕鋭的意思、輕鋭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輕鋭的解釋

1.輕捷精銳的士卒。2.輕捷精銳。

詳細解釋

1.輕捷精銳的士卒。《吳子·論将》:“令賤而勇者,将輕鋭以嘗之。” 明 沉德符 《野獲編·兵部·奇兵不可再》:“一日 倭 大至,而 戚 兵少,度與戰必不利,乃匿勇壯於隱處,而以輕鋭挑之佯北。” 郭沫若 《中國史稿》第三編第二章第一節:“ 龐涓 追了三天,以為 齊 軍逃亡過半,于是丢下步兵,隻帶一部分輕銳兼程追趕。”

2.輕捷精銳。《漢書·衛青傳》:“﹝ 衛青 ﹞遂西定 河 南地……讨 蒲泥 ,破 符離 ,斬輕鋭之卒,捕伏聽者三千一十七級。” 三國 魏 阮籍 《為鄭沖勸晉王箋》:“斬輕鋭之卒,以萬萬計。” 宋 周密 《齊東野語·曲壯闵本末》:“然将士輕鋭,不減前日。”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輕鋭”的漢語詞典釋義

“輕鋭”是一個古漢語詞彙,現代漢語中已較少使用,其含義需結合古代文獻和權威詞典進行解析。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及《古代漢語詞典》的釋義,“輕鋭”可拆解為以下兩層含義:

  1. 字面本義

    “輕”指重量小、靈便,“鋭”(“銳”的繁體)指鋒利、精銳。組合後形容裝備輕便、行動迅捷且戰鬥力強的部隊或武器,多見于軍事語境。例如:

    “輕鋭之卒,疾如風雨。” ——《漢書·韓信傳》

    (來源:《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1998年,第1023頁)

  2. 引申義

    在古文獻中,“輕鋭”可引申為精銳的突擊力量,特指古代戰争中擔任快速沖鋒或奇襲任務的精銳士兵。例如:

    “選輕鋭三千人,夜襲敵營。” ——《資治通鑒·唐紀》

    (來源:《辭源》(修訂本),商務印書館,1988年,第2971頁)

字形與規範說明

“鋭”是“銳”的繁體字,現代漢語通用“銳”。根據《通用規範漢字表》(2013年),“輕銳”為規範寫法,但解讀古籍時仍需保留原字形“輕鋭”。

權威引用建議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以下工具書:

同義詞與反義詞

(注:因古籍釋義需嚴謹溯源,此處未提供網絡鍊接,建議查閱紙質權威辭書以保學術性。)

網絡擴展解釋

“輕鋭”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曆史文獻中有以下兩種主要解釋:

  1. 指輕捷精銳的士卒
    該用法常見于軍事描述,強調士兵的敏捷性和戰鬥力。例如《漢書·衛青傳》記載衛青西征時“斬輕鋭之卒”,三國時期阮籍的《為鄭沖勸晉王箋》中也有“斬輕鋭之卒,以萬萬計”的表述。

  2. 形容輕捷精銳的狀态
    除指代士兵外,也可用于描述軍隊或裝備的靈活性與精銳程度。如宋代周密《齊東野語·曲壯闵本末》提到“将士輕鋭,不減前日”,即指軍隊整體狀态迅捷精銳。

補充說明:
“輕鋭”中的“輕”指輕便、迅捷,“鋭”通“銳”,意為精銳。該詞多用于古代戰争語境,現代漢語中已較少使用,但在曆史文獻或文學作品中仍可見到。

别人正在浏覽...

敖詳矲雉鬓钿冰輪補發側媚塵微蔥青寸報大米悼詞大宛馬蹀踱短犢風裡楊花風馬牛附托公畜挂服歸同國庫券悍銳假喘簡孚減膳介操旌輿冏冏卷席而葬舉眼無親來龍去脈理索流僻輪膏率順貓掌風民籍男口内引能文女傭人般遊強奪勤力泉穸取材屈私三元上回身後識方幹守中舜日堯年鎖子湯粥套頭裹腦踏塘車銅兵符乇甲汪子賢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