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削筆的意思、削筆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削筆的解釋

删改定稿。 清 黃宗羲 《<明夷待訪錄>序》:“今年自 藍水 返於故居,整理殘帙,此卷猶未失落於擔頭艙底,兒子某某請完之。冬十月,雨窗削筆。”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削筆"在現代漢語中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

一、字面常用義:削尖鉛筆 指用刀具去除鉛筆木質外皮并露出鉛芯的操作,是書寫前的準備工作。該動作需使用削筆刀(卷筆刀)完成,目的是使鉛筆尖端達到適宜書寫的錐形狀态。例如:

小學生每天上課前要削筆,準備好文具。

二、古漢語引申義:删改文字 古代書寫工具為毛筆與竹簡,"削筆"指修改文章時用刀刮削簡牍上的字迹("削"即删改,"筆"代指文字)。《古漢語常用字字典》釋"削"為"删除文字",如《史記·孔子世家》載孔子修《春秋》"筆則筆,削則削",意為"該記載則記載,該删改則删改"。此義現僅存于曆史語境中。

工具關聯:削筆刀 專用于削鉛筆的刀具統稱"削筆刀",包括傳統小刀與現代機械式卷筆刀。其原理是通過刀刃旋轉切削木質筆杆,屬常見文具用品。


參考資料: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 "削"字條釋"用刀斜着去掉物體的表層"。
  2. 王力等.《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第5版).商務印書館,2016. "削"字條釋"删除文字"。
  3. 許嘉璐主編.《傳統語言學辭典》.河北教育出版社,1990. 載"削筆"與簡牍修改工藝的關聯。

網絡擴展解釋

“削筆”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删改定稿,主要用于描述對文稿的修改和完善過程。以下是詳細解析:

1.基本釋義

2.讀音與字義

3.古籍例證

4.現代延伸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文用例或發音差異,可參考漢典、查字典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安服拜恩八埏捕廳尺有所短川軍出放彈墨大印鬥毆铎舌風清月朗風通道會豐頤負筭感愕告麻孤芳孤耿駭怒寒鸱化迹歡待灰燼賤婢缣練濺落激波咭哩咕哝靜涵靜算酒功镌治磕打牙兒誇口蘭言兩稅靈機命家缪亂能刑甯歲般費飒爽商律上項食醫雙魚水滑暑夏俗阜脫兔完堅嵬麗猥昵鄉俗消停小土狎徒械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