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完好堅固。《吳子·治兵》:“車騎之具,鞍勒銜轡,必令完堅。”《後漢書·方術傳下·華佗》:“ 普 施行之,年九十餘,耳目聰明,齒牙完堅。”《舊唐書·高骈傳》:“ 蜀 土散惡, 成都 比無垣墉, 駢 乃計每歲完葺之費,甃之以塼甓,雉堞由是完堅。” 宋 王安石 《省兵》詩:“前攻已破散,後距方完堅。”
(2).指完好堅固之物。《管子·度地》:“取完堅,補弊久,去苦惡。” 漢 賈誼 《新書·瑰玮》:“夫雕文刻鏤周用之物繁多,纖微苦窳之器日變而起,民棄完堅而務雕鏤纖巧,以相競高。”
“完堅”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wán jiān,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形容事物「完好堅固」
指物體結構完整、堅固耐用。例如《吳子·治兵》提到戰備需“鞍勒銜轡,必令完堅”,強調裝備的牢固性。
比喻意志「堅定不移」
作為成語時,表示信念或決心毫不動搖,如形容人面對困難時“完堅不屈”的精神狀态。
具體事物:
古籍中多用于描述建築、器物等,如《舊唐書》記載成都城牆修繕後“雉堞由是完堅”。
抽象意志:
可用于激勵性語境,如“他憑完堅之志克服困境”。
該詞在不同文獻中存在細微差異,需結合上下文理解。若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管子·度地》《新書·瑰玮》等原典。
《完堅》是一個漢語詞語,意為完全堅定、堅定不移。它強調了一個人的信念或決心非常堅固且毫不動搖。
《完堅》的拆分部首是「宀」和「石」。其中,「宀」是寶蓋頭的意思,用作部首表示與房屋、建築相關的字;「石」表示石頭。
根據拆分部首和其它組成部分的筆畫,「完堅」一共包含8個筆畫。
《完堅》這個詞來源于《三國志·蜀書·李厚傳》:“氣慨完堅,形勢不屈。”
在繁體字中,「完堅」的寫法仍然保持不變。
在古代,「完堅」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它們的字形為:
「完」:宀(寶蓋頭)上面是「元」的舊字形。
「堅」:左邊為土并在上面加橫,右邊為戈,表示用戈刻在土上。
以下是幾個使用《完堅》的例句:
1. 他對自己的目标非常完堅,一直努力不懈。
2. 在困難面前,他保持着完堅的信念,永不放棄。
3. 團隊成員們的完堅合作使項目取得了巨大成功。
《完堅》可以組成一些相關的詞語:
1. 完全(wán quán):完全地,沒有任何例外。
2. 堅定(jiān dìng):固定、穩定不變。
3. 完善(wán shàn):完全得到改善或健全。
與《完堅》意思相近的詞彙有:堅定、堅決。
與《完堅》意思相反的詞彙有:軟弱、優柔寡斷。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