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铎舌的意思、铎舌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铎舌的解釋

鈴铎當中的懸垂物,其狀如舌。搖蕩時擊鈴作聲。用木或金屬小丸制成。 明 劉若愚 《酌中志·逆賢羽翼紀略》:“ 乾清宮 大殿藻井内,所懸圓鏡,東西南北震動不定,如鐸舌焉。”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铎舌”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有所差異,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解釋:

  1. 基本含義
    铎舌指鈴铎(古代樂器或響器)中的懸垂物,形狀像舌頭,通過搖蕩撞擊鈴身發聲。通常由木或金屬制成,是铎的核心發聲部件。

  2. 曆史引證
    明代劉若愚在《酌中志·逆賢羽翼紀略》中描述:“乾清宮大殿藻井内,所懸圓鏡,東西南北震動不定,如鐸舌焉。”此處用铎舌的震動特性比喻鏡子的晃動狀态。

  3. 網絡與詞典解釋
    部分資料将其定義為“鈴舌”,強調其作為古代樂器部件的功能,并指出該詞屬于漢語傳統詞彙,現代使用較少。

  4. 可能的引申義(需謹慎參考)
    個别來源提到“铎舌”可比喻人說話聲音洪亮如铎聲,但此用法未見于權威文獻,可能為現代引申或誤用。

铎舌主要指古代鈴铎的舌狀發聲部件,其物理結構和功能在曆史文獻中有明确記載,而比喻義缺乏廣泛依據。如需深入考證,建議查閱《漢語大詞典》等工具書。

網絡擴展解釋二

铎舌,是一個漢字詞語,原意為敲鐘的舌狀物,現多用來形容聲音響亮、激動人心的情景或語言。下面給出一些關于铎舌的相關信息: 拆分部首和筆畫:铎舌的部首是金,筆畫數為14。 來源:铎舌一詞最早出現在《漢書·律曆志下》中,形容大鐘敲響之後,聲音轟轟烈烈,回響不絕。 繁體:铎舌在繁體字中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沒有變化。 古時候漢字寫法:根據古代書法的變化,铎舌在不同曆史時期的寫法會有一些微妙的差别,但基本上保持了舌狀物和鐘的形态。 例句:1. 戰勝困難後,他的演講像铎舌一樣激動人心。 2. 她的歌聲如同铎舌,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組詞:鐘铎、鈴铎、铎聲、铎鳴等。 近義詞:高亢、洪亮、響亮。 反義詞:低沉、柔和、細微。 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所幫助!如果有任何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