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械索的意思、械索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械索的解釋

泛指刑具。 宋 葉適 《著作正字二劉公墓志銘》:“聽訟,使兩辭自詣,無追呼者。市食挂錢於門,民當其物,持錢而去。邑庭常空,失械索所在。”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械索”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械索(拼音:xiè suǒ)指泛指刑具,即古代用于拘禁、懲罰犯人的工具,如枷鎖、鐐铐、繩索等。

二、字義拆解

  1. 械:
    本義為刑具(如腳鐐、手铐),《說文解字》釋為“桎梏也”。後引申為器械、武器,如“機械”“繳械”。
  2. 索:
    原指大繩索或鍊條,如“鐵索”“絞索”,也可表示搜尋、索取。在“械索”中強調刑具的捆綁功能。

三、文獻引證

宋代葉適《著作正字二劉公墓志銘》記載:“邑庭常空,失械索所在。”
(意為:縣衙常空置,刑具不知去向,側面反映治理清明。)

四、用法總結

若需進一步探究古代刑罰體系,可參考《說文解字》或宋代司法史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械索

械索這個詞指的是用來束縛或束縛物品的工具。它由“械”和“索”兩個字組成。

拆分部首和筆畫

“械”字的拆分部首是“木”,也就是木頭,表示與木材有關。它的總筆畫數是11畫。

“索”字的拆分部首是“纟”,也就是絲綢的絲,表示與紡織品有關。它的總筆畫數是10畫。

來源

“械索”這個詞源于古代漢語,形容人們用來限制或約束物品的工具。械索可以是繩索、鐵鍊、束縛等,被用來束縛罪犯或囚犯,也可以用于捆綁貨物。

繁體

械索的繁體字是「械索」,拆分部首和筆畫與簡體字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械索的字形略有不同。其中,“械”字的上部由兩個「木」字組成,表示用來束縛的器具;“索”字下面的四個點表示絲線的紡織過程。

例句

1. 劊子手用械索将犯人綁起來。

2. 馬車上的貨物用械索牢牢綁定,防止滑落。

組詞

組詞:機械、農械、械器、索性。

近義詞

近義詞:束縛、拘束、捆綁、鎖鍊。

反義詞

反義詞:解放、釋放。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