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軍的意思、過軍的詳細解釋
過軍的解釋
犒勞軍士。《漢書·陳湯傳》:“ 湯 止疏言:‘臣與吏士共誅 郅支單于 ,幸得禽滅。萬裡振旅,宜有使者迎勞道路。今司隸反逆收繫按驗,是為 郅支 報讐也。’上立出吏士,令縣道具酒食以過軍。” 宋 蘇轼 《西山戲題武昌王居士》詩:“篙竿繫舸菰茭隔,笳鼓過軍鷄狗鳴。” 蔣禮鴻 曰:“‘過軍’就是給軍士吃。”參閱《敦煌變文字義通釋·過》。
詞語分解
- 過的解釋 過 (過) ò 從這兒到那兒,從此時到彼時:過江。過賬。過程。過渡。過從(交往)。經過。 經過某種處理方法:過秤。過磅。過目。 超出:過于。過度(?)。過甚。過獎(謙辭)。過量(刵 )。過剩。過猶不及
- 軍的解釋 軍 (軍) ū 武裝部隊:軍威。軍服。行(妌 )軍。軍功。軍犬。軍備。軍紀。軍銜。軍閥。軍令狀。異軍突起。潰不成軍。 軍隊的編制單位,是“師”的上一級。 泛指有組織的集體:勞動大軍。 筆畫數:; 部
網絡擴展解釋
“過軍”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有兩種解釋,需結合具體用法區分:
一、成語用法(現代語義)
基本含義:指經曆過戰争或在軍隊中曆練,具備豐富的軍事經驗。
擴展解釋:
- 常用于形容人經曆過嚴峻考驗,積累了解決問題或應對複雜情況的能力。
- 成語結構為“動詞+名詞”,形式上類似四字成語,但實際為兩字組合。
例句:如“沒行過軍,卻懂得安營紮寨”(強調經驗積累)。
二、曆史文獻用法(古代語義)
核心釋義:犒勞軍士,即用酒食等慰勞軍隊。
出處與用例:
- 《漢書·陳湯傳》記載:“令縣道具酒食以過軍”,指用物資慰勞凱旋的将士。
- 蘇轼《西山戲題武昌王居士》詩句:“笳鼓過軍雞狗鳴”,描繪犒軍時的場景。
學術考據:學者蔣禮鴻指出,“過軍”在古漢語中特指“給軍士提供飲食”。
總結與辨析
- 現代語境:多指軍事經驗(成語化用法)。
- 古代用法:側重物質慰勞行為(動詞短語)。
需結合上下文判斷具體含義。若需進一步考證古籍用例,可參考《漢書》或宋代詩詞。
網絡擴展解釋二
過軍的含義
“過軍”是一個含義豐富的詞彙,它既可以指物理動作,也可以用于比喻和形容。它主要有以下幾個意思:
- 通過軍隊或防守線:表示戰勝敵軍、越過對方的防線。
- 逃過或避開軍隊:表示成功規避軍隊的追捕。
- 通過軍事區域:指順利通過軍事管制地區。
- 涉足或經曆軍隊:指個人或團體加入軍隊,并完成一定的軍事訓練。
- 軍事進攻:指軍隊進行進攻,超越敵人的防線。
- 擅自通過軍隊:即未經許可,擅自穿過軍事區域。
拆分部首和筆畫
“過軍” 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辶和冖,所對應的筆畫分别為:3和6。
來源和繁體
“過軍”這個詞來源于漢語,是一個動詞短語,由“過”和“軍”兩個字組成。在繁體字中,“過”和“軍”均保持不變。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過軍”的寫法并沒有明顯變化,與現代漢字形态相似。
例句
1. 在戰争中,我軍成功過了敵軍的防線。
2. 他巧妙地過軍,順利逃離了敵方的追捕。
3. 這個小組成功地過了軍事區域,來到目的地。
組詞
組詞舉例:
- 過路軍:指臨時組織的軍隊,主要任務是穿越敵占地區。
- 行軍:指軍隊進行長途的行軍活動。
- 軍事:指與軍隊有關的事務或事項。
近義詞與反義詞
近義詞:通過、穿越、越過、通過。
反義詞:遇軍、受敵、停留、被阻。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