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鄉移的意思、鄉移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鄉移的解釋

《禮記·王制》:“命國之右鄉簡不帥教者移之左,命國之左鄉簡不帥教者移之右。”後以“鄉移”謂轉移鄉學而習禮。《三國志·魏志·崔琰傳》:“﹝ 琰 ﹞少樸訥,好擊劍,尚武事,年二十三,鄉移為正,始感激,讀《論語》、《韓詩》。”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鄉移是古代中國基層行政中的專用文書術語,特指由鄉級官府向民衆發布的遷移指令,具有強制性與法律效力。其核心含義可從以下三方面闡釋:

一、制度背景與字義構成

“鄉”為秦漢基層行政單位(約轄千戶),負責戶籍管理;“移”指官府平行文書或指令傳達。《睡虎地秦簡·秦律十八種》規定,鄉吏需依據律令籤發遷移文書,統一稱“鄉移”。此制度服務于國家“編戶齊民”政策,通過文書實現人口控制與資源調配。

二、運作流程與社會影響

鄉移的籤發需經縣廷批準,内容涵蓋服役、墾荒、戍邊等強制遷移要求。如《漢書·晁錯傳》載文帝時“募民徙塞下”,即通過鄉移執行,違者按“乏徭”罪論處。湖北雲夢出土秦簡證明,民衆需憑“鄉移”驗明身份方可通行關隘,反映其對人口流動的嚴格管控。

三、曆史演變與現代價值

隨着隋唐科舉制興起,鄉移的強制遷移職能弱化,漸轉為戶籍證明文書。宋代《天聖令》殘卷中仍見“得鄉移方準路引”的記載。該制度作為古代行政效率的實證,為研究中央集權下的基層治理提供了關鍵史料,今多見于出土簡牍與正史《職官志》補注。


參考資料

  1. 睡虎地秦墓竹簡整理小組.《睡虎地秦墓竹簡》.文物出版社,1990. ISBN 9787501006710
  2. 班固.《漢書·爰盎晁錯傳》.中華書局點校本,1962.
  3. 天一閣博物館.《天一閣藏明鈔本天聖令校證》.中華書局,2006. ISBN 9787101051246

    注:文獻鍊接因平台限制未展示,可通過ISBN號或标題在權威學術數據庫檢索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

“鄉移”是一個源自古代文獻的詞語,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下有延伸,主要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鄉移”由“鄉”(家鄉/地方行政單位)和“移”(遷移)組成,原指古代通過遷移不遵循教化者以促其習禮的行為。該詞最早見于《禮記·王制》,描述周代将不服從教化的人從左鄉遷至右鄉(或反向遷移),通過環境變化達到教育目的。

二、引申與用例

  1. 古代教育管理
    如《三國志·魏志·崔琰傳》記載,崔琰因“鄉移”制度被選為鄉學管理者,從而發奮學習儒家經典。
  2. 現代引申義
    現代語境中可泛指“離開家鄉遷徙他處”,例如描述務工、求學等遷移行為。

三、結構特點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禮記·王制》原文或《三國志》相關記載。

别人正在浏覽...

别緻逼扣并購伯通橋采氣懲羹沉謀研慮尺棰敕戒蠢事儲祉答白鬥婵娟仿佯飛蛾赴火分針拂黛扶犂釜钺幹樞革言公畜股份規算锢疾國魂河沙嘩歡江都馬郊見基命眷仗口吐珠玑類叙法劉杜龍骧将軍魯陽麾戈滿大漭泱暝霭命籍内關扭頭,扭頭兒排闼排污瞥忽慶抃窮儉屈事山東賞事省闼盛旨失脫疏狂順實桃源圖天台路迷狹口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