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龍骧将軍的意思、龍骧将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龍骧将軍的解釋

亦稱“ 龍驤赤 ”。指 南朝 齊高帝 蕭道成 所乘赤色駿馬。《南齊書·高帝紀上》:“ 太祖 夜從 承明門 乘常所騎赤馬入,殿内驚怖……及 太祖 踐阼,號此馬為‘龍驤将軍’,世謂為‘龍驤赤’。”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龍骧将軍是中國古代軍事職官名,屬武官體系中的高級别稱號,始見于三國時期。"龍骧"一詞源自《淮南子·覽冥訓》"龍骧虎步"的意象,象征威猛雄壯的氣魄。《漢語大詞典》将其釋義為"比喻昂首闊步、威武雄壯的氣勢",後演變為帝王對将領的褒獎性封號。

從曆史沿革看,龍骧将軍的職權地位存在階段性變化:

  1. 三國時期:曹魏率先設置此職,位次三公,《三國志·魏書》載龐德因戰功受封,成為首位獲此稱號的将領。
  2. 兩晉南北朝:晉武帝任王浚為龍骧将軍伐吳,此時職權達到頂峰,可統領數萬水軍,《晉書·職官志》記載其品秩為三品。
  3. 隋唐以降:逐漸演變為武散官稱號,《通典·職官》指出唐代龍骧将軍已無實際兵權,僅作為從三品武官的榮譽頭銜。

該封號承載着"龍"圖騰崇拜與軍事文化的雙重意涵。據《宋書·符瑞志》記載,南朝宋文帝曾賜龍紋戰袍予龍骧将軍,強化了"龍骧"與皇權象征的關聯。其選用标準側重将領的戰場表現,《南齊書·百官志》特别強調"非破敵斬将者不授"的遴選原則。

網絡擴展解釋

“龍骧将軍”是中國古代軍事史上的一個重要官職名稱,其含義和象征意義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解析:

一、詞義解析

“龍骧”二字源于“龍騰骧躍”的意象,比喻如龍昂首疾馳般的氣勢。其中,“骧”指馬昂首奔馳的姿态,因此該官職名稱蘊含威猛進取的寓意。這一稱號始于西晉,最初為雜號将軍,後逐漸成為南北朝時期的重要武職。

二、曆史沿革與職能

  1. 起源與地位
    首任龍骧将軍為西晉名将王濬。公元279年,晉武帝司馬炎為伐吳,任命王濬為龍骧将軍,命其率水師從益州順江而下,最終攻破東吳都城建邺(今南京),完成統一大業。
    南北朝時期,該職位地位有所波動:北魏、北齊時位列三品,南朝梁時則降至一百七十位以後,隋朝後廢止。

  2. 象征意義
    作為帝王授予骁勇将領的稱號,其意義遠超普通官職。例如,前秦苻堅将“龍骧将軍”視為家族崛起象征,曾祖父苻洪、本人均曾任此職,後卻将此號授予羌族将領姚苌,最終姚苌反叛緻前秦滅亡,被視為曆史谶語。

三、著名人物與典故

四、文化引申

“龍骧将軍”一詞在文學中常被用于形容勇猛統帥,如南朝齊高帝蕭道成的赤色駿馬亦被稱作“龍骧赤”。其意象亦融入成語(如“龍骧虎步”),成為勇武精神的代名詞。

總結來看,“龍骧将軍”既是軍事史上的重要官職,也是權力與命運的象征,其興衰與魏晉南北朝的政治軍事格局緊密交織。

别人正在浏覽...

半導體拌種襃譏變亂邊効朝生暮死尺鐵癡笑辭屈大難不死點畫滴溜打拉多爾衮蛾度虵行非但奉嘗風窗蜂窩疙疸刮痕光燈過信寒奧皓锷豪曠鶴素火夫迦箅香家缽戋帛景煥就此咎由自取鞫獄睖睖睜睜了得流比忙忙眯瞙明成祖明着民樂母大蟲閛閛千裡草前鄉切膚之痛七軍青磷驅馳染指于鼎散赈折齒深自砥砺受時訟寃酸士田疇香侶哓哓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