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尺棰的意思、尺棰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尺棰的解釋

亦作“ 尺捶 ”。 1.一尺之棰。棰,木杖。語本《莊子·天下》:“一尺之捶,日取其半,萬世不竭。”《文選·江淹<雜體詩·效張綽《雜述》>》:“靜觀尺棰義,理足未嘗少。” 呂延濟 注:“棰,杖也……一尺之杖,無有窮時,故理足不少。”

(2).常以喻短少。 南朝 梁 沉約 《細言應令》詩:“開館尺棰餘,築室微塵裡。” 清 姚鼐 《送張橿亭少詹為晉陽書院山長》詩:“吾生如尺捶,焉勝日取半。”


尺箠:1.短鞭。 宋 蘇轼 《兩橋·西新橋》詩:“岌岌類鞭石,山川非 會稽 ……蕭然無尺箠,欲構飛空梯。” 明 沉德符 《野獲編·司道·布按二司官》:“今則導以尺箠策馬帶眼紗,與京師幕寮無異矣。”

(2).謂嚴刑峻罰。 明 高攀龍 《<嵩台集>後序》:“故民之于公,必有肅然而不敢犯之心。此肅然而不敢犯之心,豈得之尺箠間哉?”

(3).比喻禦事的權力。 宋 蘇轼 《送周朝議守漢州》詩:“莫輕 龔遂 老,君王付尺箠。”

(4).喻少數兵力。 宋 陳亮 《酌古論·桑維翰》:“苟能順其勢,雖尺箠可以夷之,而況 靈武 之衆乎!”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尺棰”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由“尺”和“棰”兩部分組成:

二、結構解析

  1. 工具屬性:尺子用于衡量對錯,棰子用于執行懲戒,組合後強調“以标準為依據的嚴格糾正”。
  2. 隱喻延伸:常引申為對規則、紀律的嚴格執行,如教育或管理場景中“嚴苛但公正”的手段。

三、使用場景

提示:該成語現代使用頻率較低,更多見于書面或曆史語境中。若需查看更多古籍例證,來源中的詞典解析。

網絡擴展解釋二

《尺棰》的意思

《尺棰》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用尺子和棰打”。它可以指代古代教育中的一種懲罰方式,也可以用來形容嚴厲的斥責或懲罰。

拆分部首和筆畫

《尺棰》是由部首“屍”和“木”組成的。它的拆分筆畫為6畫。

來源

《尺棰》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它是中國傳統教育制度中常用的一種懲罰方式。在古代,教師和家長常常使用尺子和棰子對學生進行體罰,以期改正不良行為或提高學習效果。

繁體

在繁體字中,《尺棰》的寫法和簡體字一樣。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的漢字書寫中,尺的原始形态為“尺”字,棰的原始形态為“殳”字。在演變和簡化過程中,這兩個字合并成了一個新的字,《尺棰》。

例句

1. 他因為調皮搗蛋,被老師用尺棰在手心上打了幾下。

2. 父親用嚴厲的口吻和尺棰懲罰了不聽話的孩子。

組詞

尺子、棰子、打棰、棰擊、棰處

近義詞

打擊、責罰、體罰、懲罰、訓斥

反義詞

獎勵、贊賞、褒獎、表揚、激勵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