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敕戒的意思、敕戒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敕戒的解釋

警誡,教誡。《漢書·息夫躬傳》:“天子見異,所以敕戒人君,欲令覺悟反正,推誠行善,民心悅而天意得矣。”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诏策》:“敕戒恒誥,則筆吐星漢之華;治戎燮伐,則聲有洊雷之威。” 唐 韓愈 《元和聖德詩》:“敕戒四方,侈則有咎。”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敕戒”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釋義

“敕戒”讀作chì jiè,核心含義為警誡、教誡,指通過告誡或警示的方式規範行為。該詞由“敕”(皇帝命令)與“戒”(警示)複合構成,強調權威性與約束力。

二、曆史語境中的特殊用法

在帝制時代,“敕戒”特指皇帝發布的禁令或訓令,用于約束臣民行為、維護統治秩序。例如:

三、文獻中的使用特點

  1. 文體特征:多出現于诏書、政論及史書,如《文心雕龍》提到敕戒類文書需“筆吐星漢之華”,體現文采與威嚴并重。
  2. 功能指向:既包含對君主自身的勸谏(如《息夫躬傳》),也用于規範官吏與民衆(如禁止私藏武器、倡導廉潔)。

四、近現代語義演變

現代漢語中該詞已罕用,主要見于古籍研究或特定曆史語境,其功能逐漸被“訓令”“禁令”等現代詞彙取代。

可通過《漢書》《文心雕龍》等典籍,或權威詞典進一步考證具體用例。

網絡擴展解釋二

敕戒(chì jiè)是一個漢字詞語,含義是指皇帝下發的命令或谕旨。下面給出該詞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拆分部首和筆畫: - 敕:部首是攴,總筆畫數為11; - 戒:部首是戈,總筆畫數為7。 來源: 敕戒這個詞來源于古代中國的皇權制度。當時的皇帝以敕谕的方式下達命令,對臣民進行規勸和警告,使其遵守制度和法律。 繁體: 敕戒的繁體形式為「勅戒」。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敕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古代敕字沒有上方的橫折,而是類似于「䒜」的形狀。 例句: 1. 皇上頒下敕戒,要求臣民恪守法律。 2. 他受到了一封敕戒書,被責令改正錯誤行為。 組詞: - 敕書(chì shū):指皇帝下達的書面命令。 - 戒指(jiè zhǐ):戒指是一種戴在手指上的飾品。 近義詞: 谕旨、诏令、命令。 反義詞: 囑咐、勸阻、放任。 希望以上解答對您有幫助!如需了解更多,請繼續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