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禮記·檀弓上》:“練而慨然,祥而廓然。”又《雜記下》:“期之喪,十一月而練,十三月而祥,十五月而禫。”練,本指父母喪後第十一月,改素服為練服之祭;祥,原指父母喪後滿一周年之祭。後因以“祥練”指喪期或喪服。《晉書·顧和傳》:“尚書令禮已過祥練,豈得聽不赴急疾而遂罔極之情乎!” 宋 蘇轼 《劄子》:“臣謂 宗晟 未經祥練之變,且無金革之虞。” 明 章懋 《與謝方石鳴治書》之三:“先人棄諸孤,甫經祥練,而季弟繼亡,二喪并舉,哀恫罔極。”
“祥練”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主要與古代喪禮制度相關,同時也可用于人名。以下是詳細解釋:
詞源與定義
“祥練”源自《禮記》的記載()。
延伸用法
古代文獻中,“祥練”常與喪禮儀式結合,例如宋代蘇轼的奏議中提到“未經祥練之變”,即指未完成喪期()。
在姓名學中,“祥”與“練”組合時,含義與喪禮無關():
需注意,個别非權威來源(如)将“祥練”解釋為“事物繁多瑣碎”,但此義項未被主流詞典收錄,可能與原詞混淆或誤用有關,建議以古籍及權威詞典釋義為準。
該詞需結合語境理解,古籍中多指喪期制度,現代作為人名則側重吉祥與勤勉的寓意。
祥練是一個漢字,它的意思是吉祥美好的事物。它常常用來形容令人感到幸福和吉利的事物或情景。
祥字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是“礻”(shì)部,右邊是“羊”(yáng)部。它總共有四筆的筆畫數。
祥字最早的形态是象形字,它表示草木茂盛的樣子。古代人們将茂盛的植物與吉祥美好聯繫在一起,逐漸演變為表示吉祥的意思。在繁體字中,祥字的寫法保留了古代的形态。
在古代,祥字的寫法和現在有一些差别。它的上面有一個“巳”(sì)字形狀的部分,下面則有一個“羊”(yáng)部。這種寫法體現了吉祥與祥瑞的聯想。
1. 這家店的生意祥練,每天都生意興隆,生意越來越好。
2. 他的婚姻非常祥練,夫妻之間和睦相處,幸福美滿。
組詞:祥瑞、吉祥、祥和、祥雲
近義詞:吉利、幸運、瑞兆
反義詞:不祥、不吉、晦氣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