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塗歸的意思、塗歸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塗歸的解釋

唐 制,诏敕若不便于執行,給事中得加以改動奏進,謂之“塗歸”。《新唐書·百官志二》:“給事中四人,正五品上……凡百司奏抄,侍中既審,則駮正違失。詔敕不便者,塗竄而奏還,謂之塗歸。”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塗歸”是唐代政治制度中的一項重要機制,主要涉及對皇帝诏敕的審查與修改,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定義

塗歸是唐代門下省官員(給事中)行使的一種權力。當皇帝發布的诏敕存在不便于執行或内容不合理時,給事中可對其進行修改或駁回,再重新奏請皇帝審閱。這一過程稱為“塗歸”。

2. 制度背景

唐代實行“三省六部制”,其中門下省負責審核中書省起草的诏敕。若诏敕存在問題,門下省可行使“塗歸”權,即直接塗改、批注後返還中書省,或駁回要求重新拟定,确保政令的合理性與可行性。

3. 執行流程

4. 曆史意義

塗歸制度體現了唐代中央集權下的權力制衡,通過門下省的監督職能,減少決策失誤,避免皇權過度集中。例如劉克莊在《念奴嬌》中提到“奮塗歸筆”,即借用此典故表達對不公政令的抵制。

參考資料

主要綜合自漢典、曆史文獻《新唐書·百官志》及宋代詩詞用例。

網絡擴展解釋二

塗歸的意思

塗歸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是被塗上某種顔色或塗料的物體重新歸類或歸屬的過程。

拆分部首和筆畫

塗歸的首部是水部,它的筆畫數為8畫。

來源和繁體

塗歸這個詞來源于古代漢字演變而來。在繁體字中,塗歸被寫作「塗歸」。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塗歸的寫法略有不同。古時候的寫法是「塗歸」。

例句

1. 我們需要對這批産品進行塗歸,以便更好地進行分發和管理。

2. 經過塗歸後,這些文件得到了更好的整理和分類。

組詞

塗色、塗料、歸類

近義詞

重新分類、重新歸屬

反義詞

修複、還原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