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亢響亮。 清 陳田 《明詩紀事戊籤·任瀚》:“ 少海 詩音節抗朗,在 嘉靖 八子中自為派,與前後七子略近。”
“抗朗”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種主要解釋,需結合權威來源和具體用法區分:
一、作為成語的含義(高權威性來源) 根據權威解釋:
二、作為形容詞的含義(多來源佐證) 多個低權威性網頁(、、等)指出:
補充說明
需注意該詞使用頻率較低,具體含義需結合上下文。若用于文學描寫,優先考慮“聲音洪亮”義項;若涉及抗争主題,則參考成語解釋。建議通過權威詞典或文獻進一步驗證具體語境中的用法。
《抗朗》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意為抵抗對抗觸目映照。這個詞通常用于形容、表示人們勇敢地反抗某種不公正或壓迫的力量。
《抗朗》的第一個漢字是“抗”,它的部首是扌(手部);抗字一共8畫。
《抗朗》的第二個漢字是“朗”,它的部首是月(月亮部);朗字一共10畫。
《抗朗》在古漢語中并沒有特定的來源,是近代漢語發展演變中形成的一個詞語。
《抗朗》的繁體寫法與簡體寫法相同,都是“抗朗”。
古代漢字寫法中,可能沒有直接對應于現代漢字“抗”的寫法。而“朗”在古代寫法中,可能與現代漢字相差不大。
1. 在壓迫下,人民奮起抗朗。
2. 這個國家的人民通過堅定的鬥争,成功地抗朗了侵略者。
1. 抗争
2. 抗議
3. 抗拒
4. 抗戰
1. 抗禦
2. 反抗
3. 對抗
4. 對立
1. 順從
2. 遵從
3. 附和
4. 和諧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