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謂請教課業。 五代 齊己 《喜彬上人見訪》詩:“高吟欲繼 沃州 師,千裡相尋問課虛。”
“問課”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以下兩層含義:
基本定義
由“問”(請教)和“課”(學科、課題)組成,指學生或晚輩向老師、學長請教學習問題。例如:學生遇到難題時主動尋求指導。
出處與例句
最早見于五代詩人齊己的《喜彬上人見訪》:“千裡相尋問課虛”,描述拜訪他人請教學問的場景。
教學場景中的定義
指教師主動向學生、同行或家長征詢教學反饋,通過反思改進教學方法,以優化課堂效果。
具體實施方式
問課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向老師或者教授請教問題。這個詞常常出現在學術或者教育領域中,表示對知識的求教和學習。
問課這個詞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口”和“讠”。其中,“口”是指口部,表示與口相關的含義,而“讠”是指讠部,表示與語言相關的含義。
問課的筆畫數為12畫,屬于較為複雜的漢字之一。
問課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在古代,學生們需要向老師請教問題時稱之為"問課",表示向老師請教課程中的疑問。這個詞後來經過演變和延伸,成為現代漢語中的一個常用詞彙。
在繁體字中,問課的寫法和簡體字相同,沒有差異。
在古代漢字書寫中,問課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古代的寫法為:“問課”,其中“問”意為詢問,用于表示提問之意;“課”則表示課程,與現代的含義相近。
1. 我有一個問題,請問課如何解答?
2. 學生們都積極主動地向老師請教問題,努力問課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
問課是一個動詞詞組,沒有可以獨立成詞的詞性。
近義詞:請教、咨詢
反義詞:回答、解答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