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下馬坊的意思、下馬坊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下馬坊的解釋

古代在宮禁陵墓或廟宇寺院前建立牌樓,乘車騎馬的人到此,必須下來步行,叫下馬坊。《清實錄·天聰三年》:“陵東西兩旁,立下馬坊,禁乘車馬行走,過必下。”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下馬坊”是古代中國的一種禮制性建築設施,主要用于宮禁、陵墓或廟宇寺院等重要場所前,具有明确的警示和規範作用。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1. 基本定義與功能
    下馬坊通常以牌坊形式設立,刻有“諸司官員下馬”等字樣,要求乘車騎馬的官員到此必須下馬步行,以維護場所的肅穆與尊崇。違者按“大不敬”論處。其核心功能是體現等級制度與皇家權威,尤其在陵寝區域,如南京明孝陵,這一規定更為嚴格。

  2. 曆史背景與典型實例
    南京明孝陵的下馬坊是代表性遺存,建于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高7.85米,橫額寬5.26米,楷書“諸司官員下馬”六字清晰可見。據《清實錄》記載,清代亦沿用此制,規定陵墓兩側需立下馬坊,禁止車馬通行。

  3. 建築與文化價值
    下馬坊采用兩柱沖天式石雕牌坊,雕刻技藝精湛,書體工整,是明代初期石刻藝術的精品。其設計不僅具有實用性,還承載着政治象征意義,反映了古代等級制度、科舉獎勵制度等文化内涵。

  4. 相關保護與現狀
    2007年,南京建立“下馬坊遺址公園”,整合散落文物并恢複神道原貌,确保明孝陵空間序列的完整性。2023年修繕工程完工後,這一600多年曆史的建築煥發新生,成為世界文化遺産的重要标志。

如需更完整的曆史細節或實地考察信息,可參考明孝陵官方資料或相關考古研究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下馬坊的意思

《下馬坊》是一個中文詞語,意為“坊區内可以下馬停留的地方”。它源自古代城市街道的劃分,用來指示旅人和商人可以下馬停留的地方。

拆分部首和筆畫

《下馬坊》由三個漢字組成,其中:

詞語來源

《下馬坊》一詞最早出現在古代城市中,特别是交通要道附近。古時道路中多有馬幫和商隊經過,為了方便商旅,在坊區内設立了可以下馬停留的地方,這就是“下馬坊”的來源。

繁體字

《下馬坊》的繁體字為「下馬坊」。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寫法中,漢字“下”字的形狀更接近于“卩”,馬字的寫法可能會稍有變化,坊字則保持相對穩定。

例句

1. 他騎馬經過下馬坊,決定在這裡歇息一晚。

2. 這個城市的曆史悠久,很多地方至今仍保留着古時候的下馬坊。

相關詞彙

組詞:上馬坊、馬坊口、坊落、坊市、坊巷。

近義詞:下馬站、下馬亭、馬坊。

反義詞:不下馬、不停馬。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