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 南朝 劉宋 。 劉裕 取得帝位後,自稱以水德王。故舊史或稱為“水宋”。《南齊書·高帝紀上》:“昔金德既淪,而傳祚於我 有宋 ,曆數告終,寔在茲日,亦以水德而傳於 齊 。” 清 俞樾 《茶香室叢鈔·火宋》:“ 元 李冶 《敬齋古今黈》雲:‘予家舊蓄 米 帖四十有五,一幅前有圖書印章十餘枚……有曰“ 火宋 米芾 ”者。後有數十語雲,正人端士,名字皆正,至於所紀歲時,亦莫不正。前有 水宋 ,故有 火宋 别之。’按 水宋 謂 劉宋 也。”參見“ 水德 ”。
“水宋”一詞主要有兩種解釋,需結合不同文獻來源進行區分:
1. 指南朝劉宋政權(主要含義) 根據、記載,劉裕建立南朝宋政權後,采用“五德終始說”宣稱以水德承繼東晉的金德,故史書稱其為“水宋”。《南齊書·高帝紀》提到“水德而傳于齊”,側面印證了劉宋政權的水德屬性。這一用法屬于曆史術語,多用于古代典籍中。
2. 形容放蕩輕佻之人(較少見釋義) 提到該詞出自《莊子·外物》,原指善于遊泳的宋國人,後引申為不拘禮法、行為輕佻者。但需注意,此釋義在主流曆史文獻中較少出現,可能與方言或特定語境下的引申有關。
補充說明
建議在學術場景中優先采用第一種釋義,若涉及文學解讀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水宋》是指南宋時期以及南宋時期的文人畫風格。
《水宋》的字形由“水”和“宋”兩個部分組成。其中,“水”是漢字的部首之一,表示與水相關的意思,它包含了4畫;而“宋”是一個獨立的字,它有7畫。
《水宋》一詞最早出現于明代文藝批評家楊慎的《輟耕錄》中。他在書中稱贊南宋時期的文人畫作為“水墨畫”的典範,成為後來稱呼南宋文人畫風格的代名詞。
《水宋》的繁體字為「水宋」。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會有一些相應的差異。關于《水宋》,具體的古代寫法可能會稍有不同,但整體上字形相似,如“水”字可能較為獨立,沒有現在的連寫形式。
1. 他的畫風深受《水宋》的影響。
2. 這幅山水畫展現了明代山水畫與《水宋》的結合。
組詞:江水、水墨、宮水。
近義詞:南宋文人畫風格。
反義詞:北宋文人畫風格。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