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宿根的意思、宿根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宿根的解釋

大率用根者,若有宿根,須取無莖葉時采。——宋· 沈括《夢溪筆談》

詳細解釋

(1).某些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的根。莖葉枯萎後可以繼續生存,次年春重新發芽,所以叫做宿根。 北齊 顔之推 《顔氏家訓·書證》:“ 梁 世講《禮》者,以此(龍葵)當苦菜,既無宿根,至春,子方生耳,亦大誤也。” 宋 蘇轼 《春菜》詩:“蔓菁宿根已生葉,韮芽戴土拳如蕨。” 宋 沉括 《夢溪筆談·藥議》:“大率用根者,若有宿根,須取無莖葉時採,則津澤皆歸其根。” 楊朔 《三千裡江山》第八段:“不要緊,宿根爛不了。”

(2).佛教、道教謂前世的根基。 唐 李邕 《東林寺碑序》:“土不厚則巨材不生,地不靈則異人不降。陰騭潛運,元符肇開。宿根果於福庭,大事萌於浄土。”《雲笈七籤》卷六:“儀容既善,宿根已浄,須進學方術,理明登真。”《水浒傳》第九十回:“本人宿根,還有道心,今日起這個念頭,要來參禪投禮本師。”

(3).比喻原有的基礎。 楊朔 《春子姑娘》:“舊的統治雖然打垮了,舊的思想卻在群衆裡留着很深的宿根,一定得經過長期的鬥争才能鏟淨。”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宿根”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根據語境不同可分為以下三類:

一、植物學定義

指某些多年生草本植物的根系特征。這類植物的地上部分(莖葉)在冬季枯萎,但地下根或根狀莖仍存活,次年春季重新萌發新芽,可持續生長并多次開花結果。典型例子包括芍藥、菊花、康乃馨等。
特點:

二、宗教哲學概念

佛教和道教中指前世修行積累的根基,認為人的悟道能力或修行成就是由前世的修行基礎決定的。例如《法華文句記》提到“現惑厚薄,須知由宿根”,強調前世修行對現世的影響。

三、社會文化比喻

引申為事物原有的基礎或潛在條件。例如作家楊朔在《春子姑娘》中用“舊的思想在群衆裡留着很深的宿根”,比喻舊觀念根深蒂固。

補充說明

不同語境中的使用差異:

網絡擴展解釋二

宿根的意思

宿根是指植物的根系在土地中長久生長和積澱的一部分。宿根代表着植物的穩定和持久,它通過蓄積養分和水分,為植物的生長提供支持和保障。

拆分部首和筆畫

宿根的部首為宀(宀字邊),它屬于漢字的部首之一,并且表明與房屋、居住等有關。

宿根的筆畫數為11畫(9畫部首宀+2畫根旁)。

來源和繁體

宿根源自古代詩詞,最早出現在唐代王之渙《登鹳雀樓》詩句“宿根知青史”中,意思是“古老而深遠的根”。在後來的使用中,它逐漸演變成現代漢語中表示植物根系的含義。

在繁體字中,宿根的寫法和簡體字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宿根的形狀可能稍有不同。但基本上仍然保持着「宀」和「根」兩個字形的結合,用于表達植物根系長久存在的含義。

例句

1. 這棵樹的宿根十分發達,可以抵禦幹旱的天氣。

2. 每年春天,農民都會修剪果樹的宿根,以保證樹木的健康生長。

組詞

宿命、宿舍、根源、根基。

近義詞

根系、根須、根莖。

反義詞

新芽、新根。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