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上級給下級的文書謂下記。 漢 王充 《論衡·謝短》:“文吏不曉吏道,所能不過案獄考事,移書下記。”《後漢書·鐘離意傳》:“﹝ 鐘離意 ﹞少為郡督郵。時部縣亭長有受人酒禮者,府下記案考之。” 清 王筠 《菉友肊說》:“奏疏所以取記義者,古人施之上曰奏記,施之下曰下記。”
“下記”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有所區别,具體解釋如下:
“下記”指古代上級對下級發布的文書,屬于行政公文的一種。該詞由“下”(指下級)和“記”(指文書)組成,最早見于漢代文獻。
古代用法
主要用于官方文件傳遞,例如:
現代用法
在當代漢語中,該詞可引申為“以下記載”或“下文所述”,常見于正式文件或公告中,用于引出後續内容。例如:“注意事項詳見下記條款”。
日語中“下記(かき)”也表示“下列、下述”,如“下記の住所”(下述地址),但中文使用範圍更窄,主要集中在書面表達。
如需進一步考證古代公文制度,可參考《論衡》《後漢書》等文獻原文。
《下記》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意思是下面的記錄或者注釋。
《下記》的第一個字《下》是由“一”和“⺁”兩個部首構成,共有七個筆畫。
《下記》的第二個字《記》是由“言”和“⺍”兩個部首構成,共有十個筆畫。
《下記》是現代漢語詞彙,來源于古代漢字演變而來。
在繁體字中,它的寫法相同,沒有什麼變化。
根據古時候漢字的寫法,也可以寫作“⺁記”,其中的部首“⺁”表示下面的意思。
1. 在這本書的下記中,我标注了一些重要的内容。
2. 他将會在每節課後給我們留下記,以方便我們複習。
下記本身是一個詞語,沒有常見的以它為前綴或後綴的組詞。
近義詞:下面的記錄,注解。
反義詞:上次的記載,上部的紀錄。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