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接連幾代皇帝。《晉書·赫連勃勃載記》:“朕豈不知 長安 累帝舊都,有山 河 四塞之固!”
“累帝”是一個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基本含義
指“接連幾代皇帝”,強調皇位在多個世代中的連續性。例如《晉書·赫連勃勃載記》中記載:“朕豈不知長安累帝舊都,有山河四塞之固!”此處“累帝”即指長安作為多代皇帝的都城。
讀音與構成
該詞多用于曆史文獻或古文語境中,描述都城、制度等與多代帝王相關的延續性。例如,長安因曾為漢、唐等多個朝代的首都,可被稱為“累帝舊都”。
如需更完整的例句或文獻出處,可參考《晉書》等曆史典籍。
《累帝》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累積的帝王。這個詞用來形容一個人或者國家的統治者貪婪、欲望無止境,一直在不斷地擴大權力和財富。
《累帝》的拆分部首是纟(纟是紅字旁,表示與紡織品、細線相關的意思),帝(帝是帛字旁,表示與皇帝相關的意思)。
根據《現代漢語規範詞典》的記錄,累帝共有19個筆畫。
《累帝》一詞最早出現在明代文學家馮夢龍的《醒世恒言》中。在該小說中,他以《累帝壽》為題寫了一個暴君統治下的國家社會的悲慘景象,強調了權力的濫用和極度貪婪所帶來的破壞。
《累帝》的繁體形式為「累帝」。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累帝的寫法有所變化。在《說文解字》中記載的古漢字寫法中,累帝的形式分别是「纍帝」。在《康熙字典》中,累帝的形式為「纇帝」。
1. 雖然他是個累帝,但他的統治下的國家卻很繁榮。
2. 正是因為那個累帝的統治,人民的生活越來越困苦。
3. 這個累帝在位期間,國家經濟一片腥風血雨。
1. 累積
2. 帝王
3. 統治
4. 貪婪
5. 欲望
1. 貪婪的統治者
2. 強權專制
3. 專制君主
1. 溫和的統治者
2. 謙遜的皇帝
3. 公平的統治者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