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見“ 無立錐之地 ”。
“無置錐地”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為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形容極度貧窮或一無所有,字面意為“連放置錐子的微小空間都沒有”。比喻缺乏最基本的生存條件,常用于強調經濟困窘或資源匮乏的狀态。
二、出處與用法
三、近義詞與辨析
四、例句參考
提示:該成語多見于古典文獻,現代表達類似含義時,更常用“一貧如洗”“赤貧”等口語化詞彙。
《無置錐地》是指沒有立足之地,形容無處安身或陷入困境。
《無置錐地》的拆分部首是「無」、「置」、「錐」和「地」。
「無」的筆畫數為4;「置」的筆畫數為9;「錐」的筆畫數為14;「地」的筆畫數為6。
《無置錐地》出自《爾雅·釋诂》卷下,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比喻用語。
《無置錐地》的繁體字為「無置錐地」。
《無置錐地》在古代漢字書寫中沒有獨立的寫法,而是由各個單字的獨立寫法組合而成。
1. 他因為失業無所適從,簡直是無置錐地。
2. 她的處境如此困難,處處都是無置錐地。
無家可歸、無所適從、無依無靠、無處可去
無所依托、無處容身、無法立足
有所立足、找到歸宿、有處可去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