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蕪蒌亭的意思、蕪蒌亭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蕪蒌亭的解釋

古迹名。 東漢 劉秀 在 薊 ,聞 王郎 等入 邯鄲 稱帝,與 鄧禹 、 馮異 等晝夜急馳南下,至 饒陽 蕪蒌亭 ,天寒饑疲,僅得以豆粥為食。故址在今 河北省 饒陽縣 滹沱河 濱。事見《後漢書·馮異傳》。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蕪蒌亭是中國古代曆史地名,最早見于《後漢書·光武帝紀》記載。該名稱由“蕪蒌”與“亭”兩部分構成:“蕪蒌”指野生的蒌蒿類植物,常見于濕地,後引申為荒草叢生之地;“亭”在漢代為基層行政單位,兼具驿館功能。現存遺址位于河北省保定市肅甯縣境内,相傳為東漢光武帝劉秀征戰途中饑寒交迫時,得馮異進獻豆粥之處,後世将此事件稱為“蕪蒌亭粥”典故。

該地名承載着三重文化内涵:其一象征帝王創業艱辛,清代學者顧炎武在《日知錄》中稱其“記艱難以昭後世”;其二體現古代驿站制度,據《漢書·百官公卿表》記載,漢代“十裡一亭,十亭一鄉”;其三衍生為文學意象,明代詩人王世貞有“蕪蒌夜月照旌旗”之句收錄于《弇州山人四部稿》。現代考古發現其遺址存有漢代磚瓦殘片,具體考證可見《肅甯縣志·古迹篇》(1992年版)。

網絡擴展解釋

蕪蒌亭是東漢時期的一處古迹,其含義和曆史背景可綜合以下要點解釋:

  1. 地理位置
    蕪蒌亭故址位于今河北省饒陽縣滹沱河濱,是東漢光武帝劉秀南征途中的重要停留地。

  2. 曆史事件
    公元24年,劉秀為躲避王郎(自稱邯鄲天子)的追擊,與部下鄧禹、馮異等人連夜南下。行至蕪蒌亭時,遭遇嚴寒饑困,馮異冒死尋得豆粥供劉秀充饑,助其渡過難關。此事載于《後漢書·馮異傳》,成為君臣患難與共的典故。

  3. 别名與後續影響
    該亭又名“無蒌亭”。劉秀稱帝後,于光武六年(公元30年)下诏重賞馮異,特别提及“蕪蒌亭豆粥”和“虖沱河麥飯”的恩情,彰顯此事在東漢開國史中的象征意義。

  4. 文化内涵
    蕪蒌亭事件常被後世用以比喻忠臣在危難中的奉獻精神,以及君主對臣子功績的銘記,具有曆史教育和道德訓誡的雙重價值。

别人正在浏覽...

阿妹安營般剝逼納兵糧側妃顫抖承落騁舟窗籠打垜定命論豆腐飯督催都司放象反訓粉閣鳳眼草工奇貴正疆場角觡焦焦架子車結懽擊撲姬人抗震愦亂拉幫禮部俐落利索流香樓闆輪蹏麋質臬極碰鎖潑醅謙素秋霜僛舞全宋詞認屐認狀三皈山長水闊谂知樹兵水西儓佟逃徙填滿條法帖發亭閣桐華洗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