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泛指水的西邊。 唐 劉長卿 《寄靈一山人初還雲門》詩:“竹徑通城下,松風隔水西。” 唐 趙嘏 《汾上宴别》詩:“一樽花下酒,殘日水西樹。”
(2).古寺名。 唐 時勝地。包括 水西寺 、 水西首寺 、 天宮水西寺 。 唐 李白 《别山僧》詩:“何處名僧到 水西 ?乘舟弄月宿 涇溪 。” 王琦 注引《江南通志》:“ 水西山 ,在 寧國府 涇縣 西五裡,林壑邃密,下臨 涇溪 。舊建 寶勝 、 崇慶 、 白雲 三寺…… 寶勝寺 即 水西寺 , 白雲寺 即 水西首寺 , 崇慶寺 即 天宮水西寺 也。” 唐 宣宗 《題泾縣水西寺》詩:“ 長安 若問 江 南事,説道風光在 水西 。”
(3).花名。 宋 範成大 《桂海虞衡志·志花》:“水西花,葉如萱艸,花黃,夏開。”
“水西”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該詞需結合語境判斷具體含義,地理方位與古寺名為主要用法,曆史行政區劃則具有地域特殊性。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江南通志》及貴州地方史志。
水西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字組成。它的拆分部首分别是《水》和《西》,并且都是由水字旁組成的。
《水》字是一個形聲字,在字形上由三點水組成,表示水的形狀和液體的屬性。它的拆分部首是《氵》。《西》字是一個形聲字,字形上由兩個獨立部分組成,上面的部分表示在太陽的陰影下,下面的部分表示山。它的拆分部首是《襾》。
水西這個詞來源于地名“水西河”。它指的是中國廣東省林縣的一條河流。在林縣的中心城區流過,是當地人民的主要水源之一。由于這條河流地處于西部地區,所以被稱為“水西河”,而“水西”也因此成為代指這條河流的名詞。
在繁體字中,“水西”這個詞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沒有變化。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水西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然而,我無法提供确切的古漢字寫法。因為《水西》作為一個地名,在古代的文獻或碑刻中很少出現,所以古時候的寫法無法确定。
以下是一個關于“水西”這個詞的例句:
1. 我們去水西玩一趟,感受一下那裡的風景。
2. 水西河是林縣人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些與“水西”相關的組詞包括:“水西河”、“水西城”等。
一個與“水西”相近義的詞是“水東”。在地理位置上,水東指的是水西的對面或附近地區。
反義詞的話,由于“水西”是地名,沒有明确的反義詞與之相對。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