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bored]∶因精神空虛而煩悶
他一閑下來,就感到十分無聊
(2) [menial]∶言行等庸俗或沒有意義而使人生厭
(3) [poor]∶生活窮困,無所依賴
窮餓無聊。——宋· 文天祥《指南錄後序》
卧病無聊。——明· 歸有光《項脊軒志》
(1).猶無可奈何。《史記·吳王濞列傳》:“王實不病, 漢 繫治使者數輩,以故遂稱病……今王始詐病,及覺,見責急,愈益閉,恐上誅之,計乃無聊。” 宋 蘇轼 《漢高帝論》:“ 呂後 雖悍,亦不忍奪之其子以與姪。 惠帝 既死,而 呂後 始有邪謀,此出於無聊耳。”《金史·完顔素蘭傳》:“ 高琪 本無勳勞,亦無公望,向以畏死故擅誅 明沙虎 ,蓋出無聊耳。” 明 張居正 《看詳戶部進呈揭帖疏》:“而民窮勢蹙,計乃無聊。” 清 顧炎武 《答李子德書》:“若果有此舉,老弟宜力為我設沮止之策,并馳書見示,勿使一時倉卒,而計出於無聊也。”
(2).貧窮無依。 漢 劉向 《列女傳·齊東郭姜》:“争邑相殺,父母無聊。”《晉書·石勒載記下》:“自是 劉 石 禍結,兵戈日交, 河東 弘農 間百姓無聊矣。” 宋 朱彧 《萍洲可談》卷三:“胥無所歸,貧索無聊,悔吾而卒。” 魯迅 《三閑集·在鐘樓上》:“夫面前無飯鍋而覺得無聊,覺得苦痛,人之常情也。”
(3).郁悶;精神空虛。 漢 王逸 《九思·逢尤》:“心煩憒兮意無聊。” 唐 牟融 《客中作》詩:“幾度無聊倍惆悵,臨風搔首獨興哀。” 宋 趙與時 《賓退錄》卷二:“ 張無垢 亦有《論語絶句》百篇……《顔子簞瓢》曰:‘貧即無聊富即驕, 回 心獨爾樂簞瓢。’” 明 劉兌 《嬌紅記》:“家居無聊,偶思佳麗夜别之言。” 周而複 《上海的早晨》第三部二七:“最近在家裡閑得無聊,弄了兩盆來白相。”
(4).沒有作用;沒有意義而令人生厭。 唐 杜牧 《寄浙東韓乂評事》詩:“無窮塵土無聊事,不得清言解不休。”《新唐書·韋倫傳》:“ 倫 請準直募匠,代無聊之人,繇是役用減鼓鑄多矣。” 清 俞樾 《春在堂隨筆》卷一:“此則無聊之語,聊以解嘲。” 張天翼 《包氏父子》四:“這些話真無聊。”
“無聊”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指因缺乏興趣或新鮮感而産生的空虛感,表現為:
• 轉換環境(散步/換工作内容)
• 培養新興趣(手工/閱讀)
• 進行創造性活動(寫作/繪畫)
值得注意的是,長期處于強烈無聊感可能指向更深層的心理需求未滿足,此時建議尋求專業心理咨詢。
無聊(wú liáo)是一個常用的詞彙,通常用來形容沒有意義或者沒有興趣的狀态。它可以指一個人感到空虛無聊,也可以指某種事物或情況的乏味。
無聊這個詞由「無」和「聊」兩個部分組成。其中「無」是一個常見的偏旁部首,表示沒有、非、無等含義;「聊」部則表示陪伴、消遣、勸慰等意思。在書寫時,無的部首是一橫,筆畫數為一;聊的部首是耳,筆畫數為11。
「無聊」這個詞語最早出現在《莊子·人間世》中,意為沒有目的地流連忘返,在那之後逐漸被用于形容無聊枯燥的狀态。在繁體中文中,「無聊」可以寫作「無聊」。
在古代,「無聊」的寫法有所變化,可以寫作「無疁」、「無繚」等。這些寫法都是在表達無趣、無可奈何、無所事事的意思。
1. 我感到非常無聊,沒有什麼事情可以做。
2. 這個遊戲太無聊了,沒有任何挑戰性。
1. 無聊症:指長期無法找到樂趣或滿足感,産生倦怠感和冷漠的精神狀态。
2. 無聊話:指無關緊要或乏味的談話内容。
無聊的近義詞包括:枯燥、乏味、索然無味。
無聊的反義詞包括:有趣、有意義、充實。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