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磬音。八音之一。《書·益稷》“予擊石拊石” 宋 蔡沉 集傳:“石,磬也。八音獨言石者,石音屬角,最難諧和。”
“石音”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可以從以下角度解析:
“石音”即磬音,屬于中國古代“八音”分類中的石制樂器音色。八音是中國古代對樂器的分類,包括金、石、土、革、絲、木、匏、竹八種材質()。
該詞最早見于《尚書·益稷》中“予擊石拊石”的記載。宋代學者蔡沉在《書集傳》中注釋:“石,磬也。八音獨言石者,石音屬角,最難諧和。”()說明石音對應五音中的“角”音,且因音色獨特,調和難度較高。
石音常與磬(古代石制打擊樂器)關聯,其音色清越悠長,多用于祭祀、禮儀等莊重場合。因石材質地堅硬,發聲清脆,古人認為其音律屬“角”,在五音中對應春季和木屬性()。
南宋詩詞中曾有“誰和南山白石音”的表述(),此處“白石音”既指磬聲,也暗含高潔清雅的意境,體現了石音在文學中的象征意義。
“石音”是古代音樂術語,核心指磬聲,兼具實際樂器屬性與文化象征意義。若需進一步了解八音體系或相關詩詞典故,可參考《周禮·春官》等文獻。
石音是一個漢字詞語,指的是石頭撞擊發出的聲音或碰撞的聲音。它由“石”和“音”兩個字組成。
石音的部首是石(shí),表示與石頭有關。它的拼音為shí yīn,并且由9個筆畫組成。
石音的來源較為複雜。其中,“石”字來源于象形,表示石頭的形狀。而“音”字來源于“欠”的象形加上“立”,表示發聲或聲音。
石音的繁體字為石音。
在古時候,石音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然而,由于篇幅限制,無法詳細列舉所有的古代寫法。
1. 我聽到了遠處傳來的石音,仿佛有人在山坡上敲打着石頭。
2. 暴風雨中,窗外不時傳來石音,讓人不寒而栗。
石音可與其他詞語組合形成新的詞語,例如:
1. 石頭石音
2. 碰撞石音
3. 震耳石音
1. 石聲
2. 碰撞聲
3. 敲擊聲
1. 寂靜
2. 安甯
3. 靜谧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