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骊山的意思、骊山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骊山的解釋

在 陝西省 臨潼縣 東南,因古 骊戎 居此得名。是著名的遊覽、休養勝地。又名 郦山 。《漢書·劉向傳》:“ 秦始皇 葬於 驪山 之阿,下錮三泉,上崇山墳,其高五十餘丈,周回五裡有餘。” 唐 張說 《應制奉和》:“ 漢 家行樹直 新豐 , 秦 地 驪山 抱溫谷。” 清 陳維崧 《滿庭芳·距汝州四十裡山有溫泉相傳為唐武後幸洛時浴處》詞:“凄然也, 驪山 浴館,一樣野花稠。”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骊山(Lí Shān)是位于中國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的一座曆史名山,其名稱和内涵在漢語詞典及文化語境中具有以下詳細解釋:


一、詞典釋義與地理特征

  1. 基本釋義

    骊山屬秦嶺山脈支脈,因山體形似青黑色駿馬(“骊”指純黑色馬)而得名。《漢語大詞典》釋“骊”為“深黑色”,引申為山色蒼翠如黛。其主峰海拔1302米,以溫泉、險峰和松柏景觀著稱 。

  2. 地理屬性

    地處關中平原東緣,毗鄰渭河,形成“骊山晚照”的關中八景之一。地質構造獨特,地熱資源豐富,華清池溫泉自古聞名 。


二、曆史地位與文化象征

  1. 周秦漢唐皇家聖地

    • 周幽王典故:西周時骊山為烽火台所在地,“烽火戲諸侯”事件源于此(《史記·周本紀》)。
    • 秦始皇陵:山北麓為世界文化遺産秦始皇陵及兵馬俑所在地,稱“骊山園”(《水經注》載“秦始皇大興厚葬,營建冢圹于骊戎之山”) 。
    • 唐華清宮:唐代擴建華清宮,為唐玄宗與楊貴妃避寒行宮,白居易《長恨歌》中“溫泉水滑洗凝脂”即指此地。
  2. 宗教與傳說

    道教文化中,骊山被奉為“女娲煉石補天”處,老母殿供奉女娲氏,民間稱“骊山老母”,香火延續千年 。


三、現代價值與學術引用

  1. 文化遺産保護

    骊山景區涵蓋秦陵博物院、華清宮等國家級文保單位,2010年入選“國家地質公園” 。

  2. 學術研究依據

    • 曆史文獻:《漢書·地理志》載“骊山,藍田山北阜也”。
    • 權威工具書:《辭海》(第七版)定義骊山為“陝西名山,以溫泉、古迹聞名” 。

參考文獻

  1.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骊”字釋義及山名考據。
  2. 《中國國家地理:陝西卷》(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社),骊山地質與人文專題。
  3. 《史記》《水經注》 曆史事件記載,及《辭海》地理條目。

(注:因知識庫限制,部分文獻鍊接暫缺,建議通過權威學術平台如“中國知網”或圖書館檢索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

骊山的解釋可從以下方面綜合闡述:

一、地理位置與自然特征

骊山位于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是秦嶺山脈的支脈,東西綿延約20-25公裡,最高峰九龍頂海拔約1302米。因山形似蒼黛色駿馬而得名“骊山”,又因景色翠秀得名“繡嶺”。其森林景觀獨特,有千畝側柏林等植被,夕陽西下時呈現“骊山晚照”的绮麗景象。

二、曆史與文化意義

  1. 傳說與古迹:相傳為女娲“煉石補天”之地,西周時期周幽王在此“烽火戲諸侯”。秦始皇陵位于東北麓,唐代華清宮遺址在西北麓,現與華清池合并為華清宮景區。
  2. 文學意象:古代詩詞常以骊山象征高峻山峰或曆史滄桑,如《漢書》記載秦始皇葬于骊山,唐代張說詩句“秦地驪山抱溫谷”等。

三、現代價值

作為國家4A級景區,�山擁有烽火台、兵谏亭、老母殿等景點,是融合自然風光與人文遺迹的遊覽勝地。2014年後與華清池整合,進一步提升了旅遊資源的完整性。

(如需更詳細的曆史事件或景點列表,可參考、2、7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貶身别場花躃踖不象不相稱蒼卒舂稅詞理大貝代奏擔幹系蹬蹭仿佯龜紋錦浣水活命禍至無日煎餅齎敕劫賊金飇靜恭荊魏金鑰卷棚侃侃谔谔老夫子雷車冷呵呵立馬良久流爛隆異亂虐眊瞶偭規南谯尼房胚腪蜣螂轉丸茕鳏契契榮辱僧帳霜雪樹碑立傳調理剃削同財透字纨绮子弟萬樞渭曲無憂樹掀發象外相重仙穴效當赩熾蟹行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