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舞筆弄文的意思、舞筆弄文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舞筆弄文的解釋

猶舞文弄墨。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議對》:“若不達政體,而舞筆弄文,支離構辭,穿鑿會巧,空騁其華,固為事實所擯;設得其理,亦為遊辭所埋矣。”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舞筆弄文”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wǔ bǐ nòng wén,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要點解釋:

  1. 基本含義
    該成語字面指“舞動筆杆、玩弄文字”,通常帶有貶義,表示過度追求文字修飾或玩弄文辭技巧,而忽視實際内容或政事體要。

  2. 出處與語境
    源自南朝梁代劉勰的《文心雕龍·議對》:“若不達政體,而舞筆弄文,支離構辭,穿鑿會巧。”。原句批評文人脫離實際政務,僅專注于雕琢文字的行為。

  3. 用法與感情色彩

    • 用法:作謂語或賓語,多用于書面語境。
    • 感情色彩:含貶義,強調華而不實或浮誇的文風。
  4. 近義詞與擴展
    與“舞文弄墨”意義相近,均指過分注重文字形式。部分解釋也提到其可泛指文學創作時的姿态,但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褒貶。

該成語常用于批評脫離實際、僅追求辭藻堆砌的行為,使用時需注意其負面含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舞筆弄文

《舞筆弄文》是一個成語,意指以熟練的技巧寫作或書法。

拆分部首和筆畫:舞(辶、巫、夕)+ 筆(竹、十)+ 弄(弓、王、廣)+ 文(文)。

來源:《詩經·國風·邶風·谷風》有“舞其檐兮,以蹈其翼。”之句。清代胡秋原《漢字源流字典》認為,"舞"指幹擾、抖擻、活動等,與"舞蹈"同源;"筆"指書寫用的竹簡,即"舞筆"乃是靈動、舞動的書寫筆勢。後來,"舞筆"逐漸演變為指以才華橫溢的技巧書寫,"舞筆弄文"意即舞動筆墨、熟練寫作。

繁體字:舞筆弄文。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舞筆弄文。

例句:他以出色的文采,總能舞筆弄文,寫出令人賞心悅目的作品。

組詞:舞蹈、筆墨、文采、熟練。

近義詞:筆墨縱橫、揮毫潑墨。

反義詞:拙手笨腳、紙上談兵。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