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喻簡陋狹小的房舍。多用以謙稱自己的住所。 晉 崔豹 《古今注·魚蟲》:“蝸牛……殼如小螺,熱則自懸於葉下。野人結圓舍,如蝸牛之殼,故曰蝸舍。” 唐 李商隱 《自喜》詩:“自喜蝸牛舍,兼容燕子巢。”亦省作“ 蝸舍 ”。 南朝 梁 何遜 《仰贈從兄興甯寘南》詩:“栖息同蝸舍,出入共荊扉。” 唐 薛用弱 《集異記·鄧元佐》:“既至,見一蝸舍,惟一女子,可年二十許。” 清 吳嘉紀 《顧友惺畫萱花見贈》詩:“有客來蝸舍,題名是 虎頭 。”
“蝸牛舍”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以下兩層含義:
基本解釋
比喻簡陋狹小的房舍,多用于謙稱自己的住所。
使用場景
常見于古代文學或謙辭語境,如自述居所寒微時使用(類似“蝸居”)。
“蝸牛舍”的核心含義是謙稱住所簡陋,建議優先按此理解。如需擴展閱讀,可參考《古今注》或唐代詩詞相關注釋。
《蝸牛舍》是一種由蝸牛居住的小屋,也可以指蝸牛栖息的地方。這個詞的來源比較有意思,其實是由“蝸牛”和“舍”兩個詞組成。
在《蝸牛舍》這個詞中,“蝸”這個字的部首是蟲(chóng),而“舍”這個字的部首是舟(zhōu)。按照常規的筆劃劃分,"蝸"共有11筆,“舍”共有8筆。
《蝸牛舍》這個詞的繁體字寫作「蝸牛舍」。同樣地,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蝸」和「牛」的字形稍有不同,但意思都是蝸牛。
1. 小明每天都去蝸牛舍觀察蝸牛的生活。
2. 這個公園裡有一個小池塘,裡面種滿了水藻,成了蝸牛舍。
1. 蝸牛莊園
2. 蝸牛養殖場
3. 蝸牛品種
4. 蝸牛美食
1. 蝸牛窩
2. 蝸牛居
1. 蝸牛離開
2. 蝸牛遷徙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