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直的意思、賣直的詳細解釋
賣直的解釋
故意************忠直以獲取名聲。 唐 陸贽 《又答論姜公輔狀》:“ 公輔 知朕必拟移改,所以固論造塔事,賣直取名,據此用心,豈是良善。” 明 李開先 《文林郎河南道監察禦史北泉藍公墓志銘》:“至於老成持重,務存大體,非若新進之士賣直生事,沽名塞責者。” 清 李遜之 《三朝野記·泰昌朝紀事》:“應 麟 疑君賣直,降邊方雜職。”
詞語分解
- 賣的解釋 賣 (賣) à 拿東西換錢,與“買”相對:賣菜。賣身。買賣。賣方。賣狗皮膏藥(喻說得好聽,實際上是騙人)。 背叛祖國、親友或自己的良心:賣友,賣國求榮。賣身投靠。 盡量使出力氣:賣力。賣命。賣勁兒。
- 直的解釋 直 í 不彎曲:直線。直角。直徑。直立。直截了當。直覺(?)。直觀。 把彎曲的伸開:直起腰來。 公正合理:是非曲直。理直氣壯。耿直。正直。 爽快,坦率:直爽。直率(刬 )。直谏。直誠。直言不諱。 一個
網絡擴展解釋
“賣直”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略有差異,但核心多與“刻意表現正直以謀取名聲”相關。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1.基本含義
- 古代語境:指故意表現出公正、忠直的态度,以博取名譽或政治資本。例如唐代陸贽提到“賣直取名”,即通過标榜正直來獲取聲望。
- 現代擴展:部分現代詞典(如查字典)補充為“表面支持某事,内心卻不認同”,強調言行不一的虛僞性。
2.曆史用例
- 明代李開先曾用“賣直生事”批評某些官員故作正直卻引發事端。
- 《明史》中“沽名賣直”一詞,形容假借正直之名謀取私利,被視作貶義。
3.使用場景
- 多用于政治或道德批判,如古代谏官“讪君賣直”(以批評君主顯示自己的正直)。
- 現代也可形容職場或社交中“表面附和,内心反對”的虛僞行為。
4.相關成語
- 沽名賣直:與“賣直”含義相近,更強調“獵取名譽”的動機,出自《明史》。
5.辨析
- 需注意古代用法側重“标榜正直”,現代可能衍生出“表裡不一”的引申義,具體需結合語境判斷。
若需進一步考證曆史文獻或例句,可參考《明史》《陸贽集》等原始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賣直》的意思
《賣直》是一個成語,意思是以堅決直截了當的方式表達觀點,毫不拐彎抹角地說明問題。
拆分部首和筆畫
《賣直》的部首是口,總共有8個筆畫。
來源
《賣直》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明代徐渭的《離騷雜劇譯》中,原文是:“唯其賣直,己巳為脫。”意思是隻有直言不諱,才能解脫困境。
繁體字
《賣直》的繁體字是「賣直」。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賣直》的寫法是「賣直」。
例句
他在會議上毫不遲疑地賣直,直接指出了問題的根源。
組詞
直言不諱、坦率、毫不拐彎抹角
近義詞
直截了當、坦誠、直接了當
反義詞
迂回、拐彎抹角、暗示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