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濡翰的意思、濡翰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濡翰的解釋

謂蘸筆書寫或繪畫。 漢 劉桢 《贈五官中郎将》詩之三:“終夜不遑寐,叙意於濡翰。” 晉 陸機 《文賦》:“始躑躅於燥吻,終流離於濡翰。” 唐 李鹹用 《謝友生遺端溪硯瓦》詩:“尋常濡翰次,恨不到 端溪 。” 唐 皇甫冉 《酬包評事壁畫山水見寄》詩:“濡翰生新興,羣峯忽眼前。”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濡翰”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以下兩層含義:

一、基本含義

字面解釋:指蘸濕毛筆進行書寫或繪畫的動作。其中“濡”意為潤濕,“翰”指毛筆或文字。例如,晉代陸機在《文賦》中寫道“終流離於濡翰”,即描述執筆書寫的過程。

二、引申含義(成語用法)

形容書法意境:作為成語時,特指書法墨迹柔和灑脫、意境深遠,常用于贊美優秀的書法作品。據傳這一用法與王羲之的典故相關:他在書寫時,鵝翅意外觸墨,使墨迹呈現自然流暢之美,後人遂以“濡翰”形容高妙的書法技藝。

使用場景

  1. 文學描述:用于詩文中指代書寫行為,如唐代皇甫冉詩句“濡翰生新興”。
  2. 藝術評價:在書法鑒賞中,稱贊作品筆法飄逸、富有神韻。

補充說明

需注意該詞與取名相關的引申義(如“堅強勇敢”)屬于現代擴展用法,與原始含義關聯較弱。

網絡擴展解釋二

《濡翰》的意思

《濡翰》是一個漢字詞語,表示用墨水蘸取書寫,古代指的是毛筆蘸墨作畫。也可以用來形容書法的墨迹,意味着濃淡適中的墨色。

拆分部首和筆畫

《濡翰》這個詞的部首是氵(三點水)加鳥,共有12個筆畫。

來源和繁體

《濡翰》這個詞源于古代中國文化,最早出現于《詩經·秦風·樛木》中的“濡我離居,言觀爾室,雲何籲矣。”濡在這裡指的是用毛筆蘸墨。

在繁體字中,《濡翰》的寫法沒有變化,仍然是濡翰。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書寫中,一些字形可能有所不同。根據古籍《說文解字》中的記載,古時的《濡翰》字寫作“⿰氵禾飛”,即水和禾(稻谷)旁邊有“飛”作為右部。

例句

1. 他在烏雲中濡翰,書寫着一幅幅美麗的意境。

2. 他的書法作品墨迹淋漓,墨色濃淡適中,堪稱濡翰之作。

組詞

1. 濡墨:蘸墨寫字。

2. 濡染:指顔料或墨浸染。

3. 濡濕:沾濕。

近義詞

1. 蘸墨:指用毛筆蘸墨汁。

2. 蘸水:用毛筆蘸水寫字。

反義詞

1. 乾燥:指沒有濕潤、潮濕的狀态。

2. 幹燥:沒有水分或濕度。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