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喻圓月。 唐 曹松 《中秋對月》詩:“無雲世界秋三五,共看蟾盤上海涯。” 清 黃景仁 《中秋夜雨》詩:“今宵滿意觴蟾盤,西北浮雲早蓬勃。”
“蟾盤”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用于文學語境中,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蟾盤”指圓月,比喻月亮如圓盤般懸挂于夜空。該詞由“蟾”(即蟾蜍,古代傳說中月亮上有蟾蜍)和“盤”(圓盤狀)組合而成,形象化地描述滿月的形态。
文學意象
在古典詩詞中,“蟾盤”常與中秋、夜色等場景關聯,例如:
詞語構成
“蟾”源自“蟾蜍”,因古代神話認為月亮上有蟾蜍,故“蟾”成為月亮的代稱;“盤”則形容滿月的圓潤如盤。
多用于詩歌、散文等文學創作,或描述自然景色的語境中,如中秋賞月、夜景描寫等。
部分資料提到“蟾盤”可引申為“形狀類似蟾蜍盤踞的事物”,但此用法較少見,主流含義仍以“圓月”為主。
《蟾盤》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指蟾蜍形狀的盤子。
蟾盤的部首是虍部,總共有17個筆畫。
蟾盤這個詞最早出現在《漢書·藝文志》中,用來描述古代盤子的形狀。
蟾盤是蟾盤在繁體中的寫法。
在古代,蟾盤的寫法稍有不同,它的形狀更像是一個帶有一道直線的方形盤子。
她的餐盤形狀像一個蟾盤,非常别緻。
蟾盤的組詞有:蟾蜍、蟾宮、蟾翻、盤算等。
蟾盤的近義詞有盤型、圓盤、弧形盤等。
蟾盤的反義詞有平底、平盤、直徑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