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耗竭”
(1).消減淨盡。《漢書·魏豹田儋等傳贊》:“ 周 室既壞,至 春秋 末,諸侯耗盡。” 顔師古 注:“言漸少而盡也。”
(2).用完。 宋 蘇轼 《赴英州乞舟行狀》:“祿賜所得,隨手耗盡,道路之費,囊橐已空。”
“耗盡”是一個動詞,指某種資源、能量或物質被完全用盡,達到無法再使用或補充的狀态。以下是具體解釋:
若需進一步了解具體領域中的用法,可提供更多語境以便補充分析。
《耗盡》是一個詞,它通常用來描述某事物完全用盡或消耗殆盡的狀态。在此詞中,最基本的部首是「耳」和「牛」,它們分别表示「耳朵」和「牛」。根據《康熙字典》,該詞的總筆畫數為13畫。
「耗盡」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演變的過程。根據研究,「耗」的繁體寫法為「貉」,由「豸」和「亥」組成。「亥」作為一個部首,表示「豬」,而「豸」是一個獨立的部首,表示「貉」(一種類似于狐狸的動物)。在古時候,人們将「耗」用作「捕捉獵物」的意思。而「盡」則是強調動作的完全性,表示事物已經達到了最極限的程度。
在古時候,「耗盡」的漢字寫法稍有不同,「耗」的繁體寫作「滈」,由「氵」和「告」組成,「氵」是水的部首,「告」則表示用火燒灼,象征着極度的燒灼、消耗。而「盡」的繁體寫作「盡」,由「真」和「皿」組成。「真」表示「具備」,「皿」表示「容器」,暗示着将容器裡的所有内容完全用盡。
以下是「耗盡」一詞的例句:
1. 在那次長途跑中,他全身力氣都耗盡了。
2. 經過長時間的工作,他感到精力已經耗盡。
3. 這個項目的預算已經耗盡了,無法再繼續下去。
其他與「耗盡」相關的詞彙包括:
組詞:消耗、耗費、耗損
近義詞:用盡、耗盡、抵消
反義詞:儲備、保留、節約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