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枭首的意思、枭首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枭首的解釋

[behead;cut sb.'s head] 砍下并懸挂罪犯頭顱

其徒二十人皆枭首。——《通典·刑志》

枭首示衆

詳細解釋

斬首并懸挂示衆。《史記·秦始皇本紀》:“衞尉 竭 、内史 肆 、佐弋 竭 、中大夫令 齊 等二十人皆梟首。” 裴駰 集解:“懸首於木上曰梟。” 唐 陳子昂 《為建安王答王尚書送生口書》:“尚書遠略英謀,臨機果斷,潛制兇丑,梟首伏辜。” 元 無名氏 《争報恩》第四折:“将賊婦攢箭射死, 丁都管 梟首山前。” 魯迅 《南腔北調集·偶成》:“在現代,槍斃是早已不足為奇了,枭首陳屍,也隻能博得民衆暫時的鑒賞。”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枭首”是中國古代的一種刑罰,其含義和背景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一、基本定義

指将罪犯斬首後,将頭顱懸挂在城門、鬧市或高竿上示衆。該刑罰兼具肉體處決與精神震懾的雙重目的,常見于處決叛亂者、強盜或重罪犯(如《星漢燦爛》中提及的叛亂者處置)。

二、詞源與象征

•“枭”的傳說:枭(類似貓頭鷹的鳥)被描述為“不孝惡鳥”。傳說幼枭會啄食母枭,僅剩頭顱懸挂樹枝。
•刑罰命名關聯:因懸挂頭顱的形态與傳說中枭鳥殘骸相似,故稱“枭首”。

三、曆史沿革

•起源:最早見于秦朝,用于夷族刑罰(《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
•演變:隋朝一度廢止,明朝恢複并擴展至殺父母、強盜等罪名,清朝沿用至沈家本修律廢除。

四、社會功能

主要作為威懾手段,通過公開示衆強化統治權威。如明代對“三寇”叛亂者枭首,即利用視覺沖擊警示民衆。

五、文學與成語

衍生為成語“枭首示衆”,比喻以嚴厲手段警示他人。在《星漢燦爛》等作品中,枭首常作為權力鎮壓的符號出現。


注:以上内容綜合了高權威性史料與詞典釋義,部分細節(如歐洲中世紀的類比)因來源可信度較低未采用。完整史料可參考《史記》《明史》等古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枭首

枭首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包含“枭”和“首”兩個字。下面将對這個詞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進行詳細介紹。

意思

“枭首”意為“枭的頭部”,指枭鳥的頭顱部分。在古代,枭首有時也被用來泛指鳥類的頭部。

拆分部首和筆畫

“枭”字的部首是“木”,包含7個筆畫;“首”字的部首是“頁”,包含9個筆畫。

來源

“枭首”一詞最早出現在中國古代文獻中,反映了人們對于枭鳥頭顱的描寫和使用。

繁體

“枭首”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梟首」,字形稍有不同,但意義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有時可以将“枭首”中的“首”字寫作“首領”的簡化形式“首”,表示頭領、首腦的意思。

例句

1. 狩獵王在手,枭首樂無窮。

2. 他那雙鋒利的眼睛,猶如一對枭首,挑戰着對手的勇氣。

組詞

枭首沒有常用的組詞,因為這個詞通常作為一個獨立的詞語使用。

近義詞

枭首的近義詞包括“鳥首”、“鳥腦”等,它們都指鳥類的頭部。

反義詞

枭首的反義詞可以是“枭尾”,指枭鳥的尾部。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