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北極圈的意思、北極圈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北極圈的解釋

[Arctic Circle] 距北極約為23°27′且與赤道相平行的地球上的一個小圈,寒帶被它圈在裡面

詳細解釋

北半球的極圈,即北緯66°33'的緯線,是北寒帶和北溫帶的分界線。北極圈以北地區,夏至日(每年六月二十二日前後),太陽終日不沒,稱為極晝;冬至日(每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前後),太陽終日不出,稱為極夜。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北極圈是地理學與天文學中的關鍵概念,指北半球緯度約為66°34′的緯線圈,其劃定依據為夏季極晝和冬季極夜現象的臨界範圍。該線以北區域在夏至日會出現太陽終日不落的自然現象,冬至日則出現終日無陽光照射的情況。

從地理特征來看,北極圈覆蓋區域包括北冰洋部分海域及周邊陸地,如格陵蘭島北部、挪威斯瓦爾巴群島等地。這一區域受極地氣候影響,年均溫低于0℃,地表以苔原、凍土和冰川為主,生态系統獨特且脆弱。

在天文學層面,北極圈位置由地球公轉軌道傾角(黃赤交角)決定,其緯度值等于90°減去黃赤交角度數(當前約為23°26′)。公式可表示為: $$ phi = 90^circ - varepsilon $$ 其中$phi$為北極圈緯度,$varepsilon$為黃赤交角。

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北極圈内部分海域的領土主權、資源開發權存在特殊國際法規定。該區域蘊藏全球13%未探明石油儲量和30%天然氣資源,成為地緣政治研究重點。

參考來源:

  1.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地理學術語标準》
  2. 國家海洋局極地考察辦公室《北極生态白皮書》
  3. 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天體測量基準參數》
  4. 聯合國官網《北極治理專題報告》

網絡擴展解釋

北極圈是地球北半球的重要地理分界線,其定義和特征可從多個角度綜合理解:

1. 地理位置與緯度範圍
北極圈是北緯約66°34′(或66.5°N)的緯線圈,與黃赤交角(23°26′)互餘,形成北溫帶與北寒帶的分界線。該線以北的區域被稱為“北極圈内”,涵蓋北冰洋及周邊陸地,包括格陵蘭島、北歐三國、俄羅斯北部、加拿大北部和美國阿拉斯加等地。

2. 氣候與自然現象

3. 地緣與人類活動
北極圈内涉及8個國家:挪威、瑞典、芬蘭、俄羅斯、美國(阿拉斯加)、加拿大、丹麥(格陵蘭)和冰島。多數人所說的“到過北極”實際指進入北極圈内區域,而非地理北極點(90°N)。該區域因極光、獨特生态和極地體驗成為旅遊熱點。

4. 動态變化
受地球自轉軸擺動影響,北極圈每年向北移動約14米,其實際位置存在微小波動。此外,全球變暖導緻北極冰蓋加速融化,對該區域生态及全球氣候産生深遠影響。

總結來看,北極圈不僅是地理分界線,更是研究氣候變化、極地生态及地緣政治的關鍵區域。

别人正在浏覽...

百禽百異白衣人薄惡邊角料徧謝捕撈常客攙擠騁教持祿傳世打夥雕篆丁檔二駕娥月瓬人廢弛公車司馬令闳襟闳意眇指糇食忽通疆塞嚼舌頭解绶藉藉計力栞旅看人說話克食空曠狂禅袴管黎飯厘毫麗廔麻絙暮景目内眦泥馬前仆後繼瞧扁青圭趨谒僧祇沙徼攝統時曲手到拿來疏質私倒死硬派同垣偷光往蹇來連旺跳無憀詳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