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畏天憫人的意思、畏天憫人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畏天憫人的解釋

敬畏天命,憫惜世人的困苦。 隋 王通 《中說·周公》:“易之憂患,業業焉,孜孜焉,其畏天憫人,思及時而動乎?”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畏天憫人”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為詳細解釋:

1. 讀音與結構
拼音為wèi tiān mǐn rén,四字均為單音節,結構為并列式聯合成語。

2. 字義分解

3. 成語釋義
指敬畏天命,同時憐憫世人的困苦,強調對自然規律的尊重與對人間疾苦的關懷相結合。

4. 出處與背景
最早見于隋代王通的哲學著作《中說·周公》:“易之憂患,業業焉,孜孜焉,其畏天憫人,思及時而動乎?”。這一表述反映了古代儒家思想中對天人關系的思考。

5. 用法特點

6. 相關詞彙

示例用法
古人常以畏天憫人之心施政,如《資治通鑒》中描述明君“觀天象而畏其變,察民情而憫其艱”。

如需進一步了解該成語的典故演變或具體古籍用例,可參考《中說》原典或權威漢語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畏天憫人》的意思

《畏天憫人》是一個成語,形容人對天命敬畏,同情和憐憫他人的心态。表示人們應當尊重天命,同情他人的苦難。

拆分部首和筆畫

《畏天憫人》由三個部首組成:田、心、人。

拆分後的部首和筆畫:田(4畫)、心(4畫)、人(2畫)。

來源

《畏天憫人》一詞出自《論語·子罕第十三》: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法、畏人意。"

這句話告訴人們,一個真正的君子應該害怕天的命令,害怕法律的制裁,而不是害怕人的意見和指責。

繁體

《畏天憫人》是《畏天憫人》的繁體字寫法。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有所不同,如《畏天憫人》的古代寫法是「畏天愍人」。

例句

張先生是一個非常善良的人,他對生命充滿了《畏天憫人》的态度。

組詞

畏懼、悲憫、同情、憐憫。

近義詞

憐憫、同情、愛護。

反義詞

蔑視、冷漠、無情。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