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雀的意思、羅雀的詳細解釋
羅雀的解釋
(1).形容門庭寂靜或冷落。 唐 白居易 《寄皇甫賓客》詩:“卧掩羅雀門,無人驚我睡。” 宋 劉克莊 《鳳凰閣》詞:“安用羨伊結駟,歎儂羅雀。”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經籍會通四》:“月餘,試畢賈歸,地可羅雀矣。”參見“ 門可羅雀 ”。
(2).喻用盡辦法搜刮財物。 梁啟超 《歲暮感懷》詩:“近聞誅歛空羅雀,儻肯哀鳴念澤鴻。”參見“羅雀掘鼠”。
詞語分解
- 羅的解釋 羅 (羅) ó 捕鳥的網:羅網。 張網捕捉:羅掘(用網捕麻雀,挖掘老鼠洞找糧食。喻用盡辦法籌措款項)。門可羅雀(形容門庭冷落)。 搜集,招緻,包括:羅捕。羅緻(招請人才)。網羅。包羅。羅織罪名(虛構罪
- 雀的解釋 雀 è 鳥類的一科,吃糧食粒和昆蟲。特指“麻雀”,泛指小鳥:雀躍(高興得像雀兒那樣跳躍)。雀盲(即“夜盲症”)。雀斑。雀噪(名聲宣揚,含貶義)。 雀 ā 〔雀子〕即“雀斑”。 雀 ǎ 義同(一),
網絡擴展解釋
“羅雀”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種含義:
1.形容門庭冷落、人迹稀少
- 解釋:字面指用網捕捉鳥雀,因門庭冷清到鳥類可隨意停留,後引申為形容賓客稀少、環境寂靜。該義項常見于成語“門可羅雀”。
- 例子:
- 唐代白居易《寄皇甫賓客》:“卧掩羅雀門,無人驚我睡。”
- 宋代劉克莊《鳳凰閣》詞:“安用羨伊結驷,歎侬羅雀。”
2.喻指搜刮財物
- 解釋:指用盡手段斂取錢財,常與“掘鼠”連用為“羅雀掘鼠”,形容極端窘迫下的籌款行為。
- 例子:
- 梁啟超《歲暮感懷》:“近聞誅歛空羅雀,儻肯哀鳴念澤鴻。”
補充說明
- 典故來源:第一層含義源自《史記·汲鄭列傳》,原指汲黯、鄭莊失勢後門庭冷落的情景。
- 使用場景:現代多用于描述場所冷清(如店鋪客少)或諷刺搜刮行為,需結合語境區分具體含義。
如需進一步了解相關成語或詩句背景,可參考上述來源網頁的詳細分析。
網絡擴展解釋二
《羅雀》的意思
《羅雀》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指捕捉小鳥,比喻追求微不足道的事物或者小利益。
拆分部首和筆畫
《羅雀》的拆分部首是⽣和⽝,它的總筆畫數為17畫。
來源
《羅雀》這個成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史記·魯仲連鄒陽傳》中。故事中,魯仲連和鄒陽一起去打獵,見到一隻小鳥,魯仲連想要捉住它,但是他看起來很力氣卻沒有捉到,最後魯仲連用了很多時間才成功地捕捉到了這隻小鳥。從此以後,人們就用“羅雀”來比喻追求微不足道的事物。
繁體
《羅雀》的繁體字是「羅雀」。
古時候漢字寫法
《羅雀》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通常是用「羅鳥」來表示。
例句
他整天忙于追求名利,不知沉迷于羅雀。
組詞
羅雀不入:指不與微末之財為伍,形容人高風亮節。
羅雀無辜:指無辜無罪的人被誤捕,比喻被冤枉。
近義詞
鋪采
瑣事
微利
反義詞
大業
重任
重大利益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